上海·中交·滨江广场
中交滨江广场,作为中国交建深耕上海的总部基地项目,项目同步全球领先的生态办公标准,占位杨浦滨江南段之首,以集超甲办公、复合商业、历史保护建筑、国际社活中心于一体的约19万方商办综合体[6]体量,在百年工业遗存的原址之上,打造杨浦滨江总部商办城市封面。中...
- 项目名称:上海·中交·滨江广场
- 项目地点:上海市 上海市 杨浦区中交滨江广场
- 开发商:中交地产
- 销售参考价:¥6000/㎡
- 项目类型:办公
- 形态:大区
- 建成时间:2024年
- 风格:现代
- 占地面积:27054㎡
- 建筑面积: 189936㎡
- 容积率:4
- 绿化率:20%
- 规模:大型
- 地块:市区
- 地貌:平地
- 装修类别:精装修
- 发布日期:2024-09-02
- 最近更新:2024-09-04 11:11
一、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滨江门户位置,四至范围东至规划通北路,西至规划宁远路,南至规划天章路,北至杨树浦路,为杨浦滨江、虹口北外滩、浦东陆家嘴黄金三角区域核心地段。地块属内环以内老城区范围,场地及周边百年工业文明遗存遍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块西邻北外滩,南临黄浦江与浦东陆家嘴隔江相望,作为杨浦滨江大连路总部发展轴与滨江生态发展轴的交汇点,随着杨浦滨江的大规模整体快速开发,发展空间巨大,与陆家嘴、外滩三足鼎立。
二、周边配套及地块性质
基地周边建筑密度较高,地块杨树浦路南北两侧建设程度差异较大,基地东侧为拥有百年 历史的杨浦水厂;南侧基地与黄浦江之间为滨江开放空间,对项目江景无遮挡;西侧为已建成北外滩商务区;北侧为在建高档住宅项目八埭头滨江园住宅区;基地内部有保留历史建筑,基地外临近地块东北角有1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三、项目里程碑摘要
项目所属区域杨浦滨江,是国家创新型城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全国首批、上海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区,与北外滩、大连路总部基地形成三大CBD核心。目前加速发展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字节跳动、美团、哔哩哔哩等来自全球的17家企业集体签约入驻,目标至2025年发展30家以上头部企业,30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预计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对场地历史建筑改造策略如下
外部策略:保留原有历史建筑外立面特征,并将被涂料覆盖的青红砖外墙复原。
内部策略:功能置换,利用现有空间特色并局部打通,形成大空间;保留历史建筑的特色构件如立柱、墙面等作为商业功能的激活元素,借鉴国际顶尖城市总部办公的成功经验,结合中 国传统建筑语言及中交集团企业文化,打造新一 代属于中交集团的国际地标。综合打造杨浦滨江的新平台、新地标建筑。
四、规划及建筑设计理念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2705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860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780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0800平方米。南侧为办公塔楼及其裙房区域,塔楼1高160M,32层,为一类超高层建筑;塔楼2高 100M以内,19层,为高层建筑。塔楼部分均为办公功能, 裙房1~4层设置办公大堂、会议、员工餐厅等办公配套设施。北侧为商业区域,结合保留历史建筑设置4层独栋商业,东侧为公共配套设施,结合保留历史建筑设计,按规划要求设置社区学校、市民健身中心、配套设施备用空间。
项目总平面
项目鸟瞰
场地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南侧为办公塔楼区域,根据建筑功能不同,办公塔楼分成了160m与97.4m一高一低的双塔布局,并行放置在基地南侧,拥有黄浦江绝佳的江景视野;北侧为商业区域,通过对场地内历史建筑的平移等措施,形成基地杨树浦路沿街的历史建筑带,延续了杨浦滨江的历史建筑界面,保持历史建筑立面风貌;
将社区中心放置在基地东侧,与基地外的公共绿地形成良好互动,设置独立的人行通道。场地中部通过建筑的围合,自然形成了东西向的内院空间,并结合下沉庭院增强内院的空间氛围;在基地西侧与南侧设置两条贯通的公共通道,保证与江边的步行连通性,同时减少行人流线和车行流线的交叉;
塔楼通过竖向的金属线条与玻璃幕墙的结合,加强两栋塔楼的垂直纵深感,同时形成了稳 重大气的立面形象,即现代又经典。并通过竖向中庭设计,形成呼吸式的办公空间环境,同时在塔楼立面上形成了与中交企业 LOGO 相呼应的 C 型分隔;总部办公区域,通过设置环通的边庭,与内部挑台,创造了丰富的办公、会议、休憩相结合的行政办公空间,同时也保证了行政办公区的得房率。并通过拉索幕墙增加立面的透明性,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塔楼顶层空间与立面焦点;
楼栋平面图
楼栋平面图
五、景观设计理念
街角广场入口效果
办公入口效果
中央庭院效果
六、实景照片
工程资料(含设计、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