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灞香江湾
香江湾,位于浐灞生态区CBE六大园区之一——金融商务区的核心地带,世博园正,有600米灞河宽水面,有6000亩世博园美景,广运潭、浐灞湿地、桃花潭三大公园三大公园簇拥,浐、灞两大河流环绕,生态环境成就宜居典范。香江湾是西安·财富的洋房组团,也是浐灞金融...
- 项目名称:西安浐灞香江湾
- 项目地点:陕西省 西安市 灞桥区金桥一路266号
- 开发商:西安浐灞香江置业有限公司
- 设计参考价:¥30/㎡
- 销售参考价:¥19000/㎡
- 项目类型:别墅
- 形态:示范区
- 市场定位:刚需系
- 设计年份:2013
- 建成时间:2015年之前
- 风格:欧式
-
主力户型:多层(4-6层) 平层 144-180㎡ 5室 2厅 2卫
多层(4-6层) 跃层 210㎡以上 6室及以上 3厅 3卫 - 占地面积:179333㎡
- 建筑面积: 920000㎡
- 设计面积:920000㎡
- 容积率:2.2
- 发布日期:2016-09-26
- 最近更新:2021-07-12 16:10
开发商:西安浐灞香江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西安浐灞生态区浐灞三角洲核心区
建筑设计: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北京宝佳丰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大木设计
主创设计师:崔伟,徐曼,欧亚杰
设计团队: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五所
完工期数:4期
申报期数:第4期
占地面积(m2):5.1公顷
建筑面积(m2):170018平方米
容积率:2.2
绿化率:40.6%
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
停车位:923
竣工时间:2015.4
项目概况
西安浐灞香江湾项目位于西安市东北的浐灞三角洲东南,生态区的中心商务区,北临灞河,南侧为生态湿地公园,隔河与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遥相呼应是西安市城东扩的重要板块。
总体规划
在满足日照及天际线变化的前提下,合理确立建筑外形,减少建筑密度,达到节地与提高绿化面积,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目的,合理设计建筑体量布局,使中心花园组团绿地获得充分日照,避免杜区大面积花园在阴影区的弊端。并使社区内通风条件良好,获得通透性人车分流大大提升生活品质,停车按临近楼体户数配备,在满足绿化率及种植的前提下减少车库埋深,降低结构承受的荷载,大大降低地下车库的造价,尊重地形地貌充分利用沿河景观和绿化.规避铁路等不利因素.使环境品质得以提升。
规划结构
整体规划结合建筑和路网布局,在两个地块的中间部位设置入口广场,既起到明确标识和引导作用,又巧妙地将两个地块联系衔接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南北地块内各设一个副中心,与入口广场相连,并进而联系次一级的景观系统。通过建筑围合和退让,形成完整的中心景观轴线,最大限度地创造亲近自然的高品质社区氛围。
创造中心广场-组团广场-宅间开放空间等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广场空间序列,形成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多种尺度的社区交往场所。结合组团所形成的围合空间,设置充满意大利风味的组团级广场和绿化景观空间,处处自然流露精细打造的托斯卡纳的生活氛围。结合宗地地形特点,组团围合布局,赋予空间可识别性、私属感和领域感,烘托出灵动感性的意大利托斯卡纳小镇风情。
建筑设计
住宅全部南北向布置,住宅进深多为10-12米,为住宅形成良好基础,不为增加规划面积加大进深。住宅长度均匀,无过长过短组合,为日后替换提供灵活性。建筑单体方正、简洁.大大降低维护结构和结构杭震的建造成本精心设计地下车库,使车位车道更为合理,减少单个车位占用的建筑面积,以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停放汽车及自行车、改善地面环境口减少户型与标准层种类,为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创造条件,同时可以降低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尸型标注化、厨房、卫生间标准化。确立合理的标准层尸数,减少公摊,提高使用率。
交通与地库分析
项目全部采用地下停车方式,地面只设应急消防通道。人车分流管理。车库设计局部结合景观环境,创造叠落空间将光线引入地下一层,既为地下空间赢得了采光通风,又使庭院空间富于趣味性。各楼座可通过地下车库直接上楼.提高业主出行的便捷性。
项目全部采用地下停车方式,地面只设应急消防通道。人车分流管理,小区内部避免受到车行干扰,结合各级景观系统,创造完整静谧步行空间系统,提升社区居住生活品质景观分析
景观结构分析
通过建筑围合和退让,形成完整的中心景观轴线,最大限度地创造亲近自然的高品质社区氛围,创造中心广场组团广场一宅间开放空间等一系列不同层次广场空间序列,形成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多种尺度的社区交往场所。
结合组团所形成的围合空间.设置充满意大利风味的组团级广场和绿化景观空间,处处自然流露出精心打造的托斯卡纳生活氛围。
院内景观设计以“乐水”为主题,结合广场、步道、休憩空间,收放自如。并与外围水系景观相联系呼应,创造“户户均可见水景”的惬意景象。
抗噪措施分析
沿铁路的景观绿化采用微地形处理手法,设置小山丘,并密植乔木,形成天然绿化屏
障,减弱铁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小区边缘转折的建筑形式,进一步反射噪音,通过牺牲少量住户,满足整个小区的声音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