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绿地香港·也今东南
每座城,总有一处核心要地,传承历史,引领未来。这里承载着城市的精神,延续着城市的文化。我们亲启天赋之境,这是一次历史的重构,一次城市意义的回归,跨越时间和空间,书写扬州非凡的城市文明。
- 项目名称:扬州绿地香港·也今东南
- 项目地点:江苏省 扬州市江苏扬州
- 开发商:绿地香港
- 设计参考价:¥60/㎡
- 销售参考价:¥19629/㎡
- 项目类型:其他
- 市场定位:高端系
- 建成时间:2020年
- 风格:现代
- 发布日期:2020-08-12
- 最近更新:2020-10-13 15:30
将工业锈带转变为扬州细俏生活秀场,
打造保有工业记忆的精致开放漫游街区。
01
- 背景篇 -
新人居平衡与进步
本案位于江苏扬州,毗邻老城区,位于原扬州冶金厂旧址,处于扬州城市东南片区发展带上。随着时代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不断加深,重工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面临扬州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拓展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是旧有工业遗产记忆的保留保存,如何在原有冶金厂城市记忆与新人居中寻求平衡、进步,这是设计面对的重大考验。
02
- 规划篇 -
建筑更新
项目位于扬州东南片区冶金厂工遗区域,是扬州发展的重要区域。地块地处江阳中路南侧,文峰路以西,直面城市开放。原冶金厂旧址片区极大,分为厂房生产区、仓储区、后勤区等。经设计师的现场勘查,发现仓储及后勤区域的楼体整体较好得以保留,并作为此次的更新主体。
03
- 设计考量 -
开放式的生活秀场
本次设计更新的重点位于原冶金厂后勤区,北临江阳中路,目前存留5栋楼。自1958年建厂至今,分别在不同年份陆续建设。此次改造本着动态对话、历史延续、新生重塑的原则,对各自楼栋进行手术刀式的改造。原后勤区各楼栋为围墙封闭独院,但改造目的为是为城市释放活力节点,发挥带动作用。
由“院”变为“苑”,功能、空间形式由封闭变为开放,提供更适合现代商务商业文化活力氛围的载体。
城市:1+1>2
从城市角度分析,发挥多区块联动作用,坚持1+1>2动态联动发展原则,去看待旧改与城市的关系。打造开放漫游街区、文化集市。改造后将成为区域网红设计打卡点,发挥经济带动动作用,促进扬州整体的城市发展。
场所:精神文脉的延续与发展
从场所精神出发,尊重文脉,保留保护植被城市后花园,延续历史与老件记忆。保留街巷原址及文化元素,破拆围墙,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开放空间。将极具传统风貌和强烈时代感的大烟囱、大礼堂、月亮门等老建筑加以保留,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与记忆。
将文脉植入并加以文化转译,量体裁衣式针对每栋楼进行更新设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攫取文化营养,打造溢香间、月亮谷等特色街巷,提升文化质感。对不同年代的5栋楼进行了量体裁衣式更新,点对点空间及形式营造,提升建筑细俏质感。
开放式的生活秀场
目前已经开放的区域为复建楼栋1,2号楼,其中2号楼为红砖售楼部。保留历史风貌,1号楼采用青砖设计语言转译,2号楼用红砖设计语言转译。建造过程中工程地基,主动避让保留水杉及梧桐,建成后,这些树木成为项目加大的点睛之笔。

复建1号楼为1958年建造,设计将落架拆除的青砖加以重复利用,结合粒子参数化设计语言转译,打造流动建造表皮。
夜间,花砖墙会变为透光的盒子,既兼具传统文脉,同时又前卫十足,强化了其网红设计属性。1号楼于1958年建造,巧合的是,本次改造中砌筑青砖的老工人大多与这栋楼同岁,在岁月的变迁中,人们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而建筑也储藏着城市的过往。
复建2号楼,原为1965年建造的食堂,它有两个极具历史年代感的烟囱,我们进行了落架复建,并将此处作为一个震撼的形象出入口。复建2号楼为红砖材料,对于清水红砖,采用了金属铜的处理,并做了大量的细节纹理创新,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增强建筑本身的质感。
整体设计强烈体现了对于开放空间、形式的追求,通过大玻璃与透光墙的设计,增强了建筑的特殊标示性。
材料与细节
改造过程
项目名称 | 绿地香港 · 也今东南
地理位置 | 江苏扬州
项目业主 | 绿地香港
建筑面积 | 7800㎡
建筑设计 | 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 杨杰峰、伊和
主创设计 | 李栋
设计团队 | 韩化伟,阮晶晶
景观部分
设计策略一 从“冶金食堂”到“时光秀场”
从原厂房的墙面提取砖红、工业灰两大色彩元素,呼应工厂文化,融入环境。入口处设置了条石及工业感的标识系统,前场以简洁的静水面烘托工业遗存,搭配野趣的观赏草和疏朗的乔木,提升了原工业场所的观赏性。
设计将原来的部分树木,处理转变为圆柱形态的短木块,应用在场地的景观布置中,并且以红砖艺术雕塑、休闲树池这些兼具趣味和纪念功能的形式,让工业过往在场地中新生。
设计策略二 从“厂区办公”到“剧场生活”
设计将机床设备原样陈列于街区,致敬扬州近代工业的发展与变迁。并且以冶金厂发展历史的各大重要时间节点,拼成记载冶金厂发展的 ”时光廊道“雕塑,雕塑采用旧厂房的红砖材料,与建筑砖墙互相呼应。
场地在保留水杉的基础上,加入银杏,搭配红砖树池,丰富场地季相变化,同时增强休闲感。同时从原工厂内部提取了荷花池这一元素符号,形成前场具有灯光效果的感应喷泉,让整个街区更添活力和生趣,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设计策略三 从“工业棕地“到”宜居绿地“
在后场通道,项目营造了一条花境小路,多彩的花卉、葱郁的草木抚平了冶金厂旧址的荒凉,让自然与工业并存,蜕变成为—片活力新生的宜居绿地。小路旁的休闲坐凳,增加了行人与花境的亲密接触;室内外视线通透,大气简洁,让工业之美自然呈现;粗砺而不粗糙的铺装地刻,充满美感的时光雕刻,细节处见品质。
项目名称 | 绿地香港 · 也今东南
地理位置 | 江苏扬州
项目业主 | 绿地香港
景观设计 | GVL怡境国际集团
工程资料(含设计、工程、材料)
材料及其应用场景
玻璃
玻璃
玻璃
玻璃
玻璃
砖
砖
砖
砖
砖
耐候钢板
耐候钢板
耐候钢板
耐候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