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花城
作为一个集齐滨江造+地铁+综合体等红盘标签的项目,生来高光的朝闻花城从入市以来就满载期待,屡掀人气热潮,成为许多人心头火热的光辉之城。
- 项目名称:朝闻花城
- 项目地点:浙江省 杭州市 萧山区通惠路与蜀惠路...
- 开发商:滨江集团,旭辉集团,融信集团
- 设计参考价:¥33/㎡
- 销售参考价:¥29800/㎡
- 项目类型:住宅
- 形态:大区
- 市场定位:刚需系
- 建成时间:2023年
- 风格:现代
- 主力户型:高层 平层 90-120㎡ 3室 2厅 2卫
- 占地面积:115500㎡
- 建筑面积: 403336.26㎡
- 设计面积:403336.26㎡
- 容积率:2.7
- 绿化率:35%
- 发布日期:2021-10-29
- 最近更新:2023-11-27 15:27



在《光辉城市》理论中,建筑的生命力体现在作为城市文化的容器,相比于传统社区的孤立式开发,新一代综合住区已不仅仅是物理要素的聚集,更在考虑如何与城市发展保持同步,以共生交融的姿态融入城市肌理。
△区位分析图 | Location Analysis Map
本案位于萧山区蜀山街道,作为南部新城体量最大的项目,占地约10.6万方土地,二十八幢高层建筑群由南向北,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形成对称围合布局,组团感清晰名确,户户朝南,视野开阔,呈现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良好的自然采光。

设计团队充分利用地块边界条件,采用“一轴两芯,三级多点”的对称围合布局形式,平面和立面都呈现相互依附相互承接的的格局,融汇贯通。
△总图分析图 | Plot Plan Analysis Chart
中心花园景观采用集合对称的园林设计,运用轴线控制的手法将绿地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图,为每一位业主营造出了一个与自然无界相融的生活场景。
△设计师手绘稿 | Handdrawn manuscript
在“一轴两芯,三级多点”的对称围合布局形式中落下,双羽毛球场,双儿童娱乐区,双休闲平台,双阳光大草坪和湛蓝的景观水池的社区体系,营造出了极富居住感的生活氛围,让情感与自然产生共鸣。



在立面设计上,高层与邻里中心在线条与手法上展现出统一性,但在细节与色彩上却有所区分。
高层立面更偏向冷色调,凸显其简洁与沉稳的特点,而邻里中心与入口门廊则在框线、窗口中嵌入金色线条作为点缀,展现出高雅的近人尺度。


△设计过程手绘 | Hand drawn design process
立面统一强调简洁的水平线条,以及富有节奏感的竖向线条的渐变,作为次要元素穿插其间,为立面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
在细部灰色的图底中,设计团队运用了浅色石材、深灰百叶,以及立体勾线和金色元素。材料之间的巧妙过渡,为图底增添了丰富的细节,展现出疏密有致的韵律。
自然的材料及色彩的过渡,使得整个立面呈现出宁静且细腻的形象。高层住宅立面角部采用开敞的处理方式,避免了传统山墙面处理手法的呆板,有效地削弱了对城市街道的压力。



理想的人居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家不一定非要金碧辉煌,但一定要温馨幸福,家不仅要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更要承载我们的精神需求。
随着测绘规则的调整,精装房拓展面积的消失后,杭州市场上大部分89方的户型都只能做到三房一卫,而朝闻花城同面积段户型却做到了三房两卫,因此被赞誉为业界“神户型”,且三个卧室房间均自带大飘窗,扩大了采光面,如此设计非常稀有。
△89方户型图 | House type diagram
108方的四房对二孩刚需相当友好,餐客厅一体式而且带有6米宽的大飘窗,南面一开间半阳台加主卧大飘窗的设计,确保了无论是活动区域还是私享空间都能够最大程度享受阳光。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家庭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108方户型图 | House type diagram
幼儿园在视觉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其色彩及尺度,经过多次推敲和调整,其立面和室内都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使这座建筑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吸引人们的目光,为这个“城”注入了一个点睛之笔。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不断扪心自问:“在预算为300万的情况下,你更倾向于选择四房还是三房?”合适的定位是对开发商的负责,也是对广大购房者的负责。

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项目在开盘12次后均售罄,中签率最低时仅为5.79%。
尽管市场的销售状况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优秀的销售业绩是对设计的最大认可,也是对业主的最大回报。
从2020年5月拿地至今完美交付,历经三年时间,期间经历了设计师无数次的调整和对细节的不断打磨,设计过程贯穿营造的全过程,后期服务不仅仅是服务,更是对整个设计的查缺补漏和不断完善。
就像柯布西耶做的“光辉城市”一样,房屋,城市,都是承载人类居住理想的工具。虽然时代变了,“道”还是原来的“道”,但“器”必须要有全新的外部形态和组织结构,来应对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建筑设计应以时代语言诠释永恒之道。
工程资料(含设计、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