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天荟
成都,积淀着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有偶得一见的盈盈雪山,有寻常人家的平常烟火气。越过昔日的蜀道之难,城市的发展变得拥有千般可能,被人们刻画出万般模样。当蓬勃的潮流注入城市空间,老城也迎来了年轻的血液。
- 项目名称:万科·天荟
- 项目地点:四川省 成都市 成华区杉板桥路与建设...
- 开发商:万科集团
- 设计参考价:¥35/㎡
- 项目类型:其他
- 形态:大区
- 建成时间:2021年
- 风格:现代
- 设计面积:49239㎡
- 容积率:2.2
- 发布日期:2021-10-08
- 最近更新:2021-10-20 11:04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每一座城市都有着不断老去,继而蜕发新生的记忆。而城市之美,便在于其扎根于历史土壤上,以各种方式将历史文化保留在城市肌体里。过去的生活记忆,由此重新焕发出多样的生姿,沉淀为崭新而独特的记忆和标识。
00
城市里的人文魅力
东郊记忆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建国初期的设计,见证着东城工业的兴盛繁华。之后随着城市进步,工业园区逐渐被弃用,一代人的记忆被浓缩在图形符号里,投射在园区各处,留存下来。

如今的东郊记忆,以真实的历史文化遗迹作为载体,简单质朴的空间也因人的活动变得丰富和鲜活,成为了成都的特色名片。(摄影:致澜景观)
01
多元与复合 革命与传统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新增土地资源的稀缺,光鲜靓丽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围绕着被时光刻画的旧建筑,老城的空间氛围被挤压皱缩着,给当地居民及园区的游人造成视觉上的压力和突兀感,也割裂了城市的人文魅力。
万科天荟项目夹在东郊记忆与龙湖滨江天街之间,一面质朴斑驳,一面现代时尚,处于开放式与半开放式、低密度与高密度两种不同风格的集散场地间。我们也有幸参与了龙湖滨江天街的部分景观设计,利用这个便利的优势,并根据商业业态的差异的诉求,将杉板桥路城市干道两侧的街区绿廊空间谨慎地进行了整体的缝合。


滨江天街效果图。滨江天街位于万科天荟南侧,从方案到施工,将高度现代化的立体动态曲线配合灯光效果呈现出来,打造成多维度的生态趣玩购物中心。(图源:成都龙湖滨江天街)

万科·天荟鸟瞰
从大拆大改,到原汁原味的修旧如旧,再到多元复合、寻求革命与传统的共存结合,城市更新一直在追求回顾和展望的结合,寻找过去与未来一脉相承的联系,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文化记忆原生的温度与诗意传入新空间,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


02
与过去对话 与现在对话







商业院落前的绿地空间,也成为业态中的小型互动场所
出于对场地区位的考量,沿街干道融入市政绿化,通过设计商业外摆的前场绿地,将行车与游玩的功能分流,在确保商业外摆隐私度的同时,增加商业店铺的展示面。与此同时,植入艺术元素创造丰富的视觉互动体验,打造院落前的小广场,营造不同功能,扩大市民驻留行游的空间。



03
自由与秩序 空间的两面
当原电子管厂废弃后,商业蓬勃注入形成了新旧融合的场地特征,从而构成东郊记忆特有的人文魅力。在轴线主入口区域的空间设计上,减少设计手法的介入,大尺度的自由空间交给商家,让商业空间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利用黑砖块及内嵌灯带,构建铺装地面上的区分变化,营造具备引导性的集聚式的线条,对内部空间及店铺的流量产生影响。
城市空间始终存在着不确定性,是永恒与偶发并存的。在主轴线内部,设置简单易动的景观小品,人们能够轻易推动组合拼贴成舒适的场景,面对各式各样的元素发挥出自己能动性,成都人的自如与安逸在这里得以体现。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白日或是夜晚,简洁的水景设计总能吸引着不同人群聚集在一起,参与到景观空间当中,也增加了在商业街区中游览的体验,从而提升空间的活力与亲近。




04
在万科天荟项目,我们延续东郊记忆的文化脉络,打造传统院落式的景观空间,以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迎接新时代的城市生活。同时,创造一处开放惬意的品质空间,不划分空间,不限定结构,让商业外摆多元复合化,续写崭新的文化记忆。
原有的城市空间,被层次丰富的业态包裹着。于是,城市居民能够倾听溪声鸟语,也能望见灯红酒绿,感知得到城市的历史记忆,也能品味到未来的种种可能。


金盘网APP
金盘网公众号
金盘网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