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FE未来生活体验馆模式
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曾言:“真正的建筑师之思想接近于哲学家与诗人。”从诗歌韵律到小说情节,人类创造了文学艺术并从中求索生活的意义。而CO-life概念的出现是空间设计剥开了建筑厚重的外壳,去挖掘生活本相与原貌。在不断的感知、体悟心灵与自然的结合,探索未来生活画境。本项目位于广州增城区的新塘中心位置,广佛都市圈和深莞都市圈的交集区域,商业氛围浓厚。在体验经济崛起的市场环境下,伴随消费需求的产生、升级到落地,空间设计经历了场景功能与美学的系列变革,从原来单一的场景模式转化为叠加了商业形式、文化IP与生活方式的复合出现。一线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人们渐渐忽略了生活,除了吃饭、休息之余只剩下工作与繁忙。对于空间的需求,由“浅尝辄止”的感官体验上升至慢步调的精神享受,我们深挖都市文化,创造一个集社交、手工艺、街区、休闲与学习一体的联合空间,融合自然生态,去商业化的氛围,将生活还原生活,放大未来生活的“松弛感”,深入体验生活趣味。
于设计开始,我们融入“礼盒”的概念,拟带给来者一份“全新未来生活体验”的礼物,抽象或具象的表达贯穿空间,吸引来人一步步亲自动手“拆解”。
将步调慢下来
体验生活多元趣味


在本次设计案例中,销售中心不再以销售与简单的展示作为设计重点,而以体验生活的多元性为出发点展开设计。将有限的空间抽象化为一个都市,集结了街区、图书馆、咖啡吧、社区交流中心、手工作坊、花艺中心等区域,人们来展示中心从以观看为主转化为看、品尝、动手、交流以及学习等体验为主,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获得生活的趣味。我们将这样的设想从空想转化为实施落地,用设计去展示城市生活的可能性。
项目鼓励简约、去销售化风格设计定义,摒弃豪华、复杂造型和厚重的材料,融合生态元素,以丰富的场景体验打动来者,将精神需求上升至艺术层面,都市生活回归慢节奏,拒绝浮躁与夸张。在空间分配和美学展示上主要考虑服务与细节寓意,传达未来都市生活的深度质量。
The project adheres to the design philosophy of simplicity and removal of commercial atmosphere. It abandoned the approach of using luxury, complicated shapes and heavy materials, but rather integrates ecological elements and touches the visitors with diversified scenario experience, bringing spiritual needs to the height of art and bringing urban life back to a slow pace, rejecting fickleness and exaggeration. In terms of the space distribution and aesthetic display, it mainly considers the meanings of service and details, thus transmitting the profound quality of urban life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