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余姚·悦山府
本项目位于余姚南雷南路西侧,一方面本项目具有打造余姚市门户形象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本项目是余姚新城发展的先锋。因此本项目定位与设计均以两个需求维度为导向,既努力营造近都市的高品质居住社区,又创造代表城市形象的边界面貌。
服务范围:地产开发-住宅
销售参考价: 15500 元/平方米浙江地区年度预售楼盘奖
复活赛年度预售楼盘奖
- 项目名称:绿地余姚·悦山府
- 项目地点:浙江省 宁波市 余姚市浙江省宁波市余...
- 开发商:绿地集团
- 销售参考价:¥15500/㎡
- 项目类型:住宅
- 建成时间:未完工
- 风格:现代
- 发布日期:2019-11-08
- 最近更新:2019-11-08 10:37
建筑设计:PTA上海柏涛
景观设计:MPG摩高景观设计
室内设计:MOD墨设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建筑部分正文观览······················
让空间邂逅光与影
[ 浮光七影·雕塑空间 ]
绿地余姚·悦山府地处余姚城南中轴线南端,
西临最良江支流中山河,
南端则是连绵灵秀的四明山,
我们便在这“遣山借水”之中创造空间,
寻求建筑感知最强列的七种空间表情——
「 浮光七影 」
漫游悦山府体验馆,
伴随着的是一系列空间秩序的逐一呈现。
建筑空间的序列不断变化,序列无处不在。
连续的沉浸「居游空间」,与点缀其中「坐观空间」
建筑似一出随时光变化的沉浸式舞台剧
各式设置其中的「框景」是我们精心布置的「镜头」,
无论向上或是向下,向左或是向右,
沿着对角线或是沿着角度,
发现之旅似乎是永无止境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
[ 影壹 侧峰 ]
建筑的轮廓灵感来源于四明山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水的灵动,山的厚重,
是对居所最朴实的极致追求,
以群山起伏的四明山为背景,
一墙一院一屋一池水,
不多不少,勾勒出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意境。
横向展开的石墙,院内探出的楼阁,
左右不同方向起伏的屋顶,
以及池中的雕塑
灵感都来源于层峦叠嶂的远山风景。
建筑在不对称的张力之中,
呈现出神秘的平静,
远观之时,
建筑随着我们的距离变化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景象。
湖光倒影浸山青
[ 影贰 半影 ]
较之传统礼制建筑,
绿地余姚·悦山府在设计上更为含蓄,
利用横向石墙遮挡了大部分的视线,
使得空间在人们眼中逐步展开。
丰富了遐想的余地。
我们在建筑之外引入一片静水,
建筑界面延展到水中,
让人们在波光粼粼中见到想象之中的水上楼阁。
在灯光亮起之时,
自石墙上窄缝里透出的光投射到池中,
延长了光线,
也延长了真实的空间。
闻道别有洞中天
[ 影叁 洞房 ]
城市客厅入口
作为建筑的第一序列,「城市客厅」似洞似房,
是一个24小时对市民开放的灰空间。
「洞房」灵感来源于行望与居游的「片石山房」,
它是一个无门有盖,不做围合的半开敞空间。
起于墙外静水,又衔接庭内水庭,
可行、可望、可居、可游,
光从洞口自由的洒进内部,
侧墙开洞,设“坐观”面向内部水院。
伊人隔水相望,
一动一静,一光一影,
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无尽之感。
廊下点点悬纱笼
[ 影肆 廊下 ]
自城市客厅绕行而出,是背对水庭的游廊,
可两人并行。
行走其间,抬头是被框景而观的天空,
随手可触摸到温润的石墙,
外侧的小院狭长而精致,
内侧廊下的窥窗可观望水庭片段,
画面连续却又各有不同,
左侧一叶知秋,右侧管中窥豹,
同一空间,不同体验。
方庭朱扉开一扇
[ 影伍 方院 ]
游廊尽头便是一方小院,
这里正是体验馆的建筑入口处,
对空间进行限定而框出的一方天地,
进入后一改之前的内敛,
变幻成了充满仪式感的空间体验。
坐看银树不知远
[ 影陆 坐观 ]
体验馆的主题建筑为”L”型布局,
空间在流转中围合出内院水景,
一侧的玻璃幕墙把水院完整地展现出来,
在短边设计的位置上“坐观理水”
院中银树在微风中款摆,
金叶与水面辉映,
是光与影在共舞。
犀押重帘水院深
[ 影柒 水庭 ]
于庭内回望建筑,
连续的水平挑檐统一了整座建筑的横向联系,
二层平台向水延伸出来的虚空间
则强化了建筑的雕塑感。
水庭占地不到百尺,
却能倒映出天际的星云。
在室内建筑体量的分割处嵌入天窗,
光从屋面倾斜而下,
与室内的灯光融合在一起,
站在玻璃幕墙内外,
均可停留驻足,
亦可回望廊院窥窗
看与被看都是寻找不易发现的风景。
欣赏,是创作的一种方式。
我们试图通过打造「浮光七影」,
以拙普至素的建筑语汇,创造一个容器,
经由光影雕刻成“悦山府中一卷书”,
静候每一位体验者来解锁属于自己的空间发现之旅。
·····················景观部分正文观览······················
项目基地位浙江省余姚市城市主干道南雷南路和远东路交汇之处,周边紧邻远东产业园区,交通便利,产业人群基数丰富,坐享区域红利。
本项目的设计将余姚的山水引入场地内,用镜水院和干净植物作为营造空灵氛围感的基础。
配合建筑轻奢简约的调性,营造城市空间里的光影天地。
项目出发点是打造余姚城市展厅,于是在景观方案中,我们用记忆中拥有故事的余姚来设计这一方小小天地,同时景观设计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
师法“有法而无定时,无所为而为”的江南园林哲学,结合余姚“客星山、龙泉山、句余山——五山二水三分田”的自然元素
提取现代余姚的光影、线条元素,营造余姚人骨子里的优雅气质
【入口】——朴树绿阴浓,青山引入水
“树在某种意义上, 长久地见证了场地的生命。”
没有比树更合适这块地的了,要知道江南余姚的四季都是靠树来营造的,夏绿秋黄,把握大自然的生命节奏,远远看去,用线条干净的朴树营造入口前广场的静谧感便足矣。
效果图
实景图
再往门头走,余姚的山化为地景艺术装置,江南的水转为入口两侧的镜面水景,形成富有现代气质和艺术感的入口空间。
效果图
实景图
效果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廊架】——云影多徘徊,虚实映斜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光和影从古到今,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它是花光月影宜相照,也是三棱镜里的彩虹色,同时我们想在有限的通过空间里,用最大的可能性让参与者去体会光影的舞蹈。
于是整个廊架空间种植了4棵乌桕,阳光倾洒,树影婆娑,穿廊回望,点点光影映在墙上、脸上、地上。金棕色的连廊作为光影空间的分隔,为这一方前院增添了几分暖色温度。而景墙的虚实相渐,隐隐绰绰得露出水院,水、树、影相映成趣,时光互动,形成一个静谧的秩序空间。
效果图
实景图
实景图
效果图
实景图
【水院】——风吹树柔动,波荡影相随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清澈的泉水奔流串户,鸣唱着千年不变的叮咚声。文明的起源、繁衍离不开水,余姚的文明与水,相生相依。
效果图
效果图
效果图
而水院的设计,以镜面水为底,现代金属树作为视觉焦点立于水面之上,将余姚的传统水文化与现代的金属元素相结合,极简、纯粹。微风轻轻拂过,树影涟漪微荡,给人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感觉。
实景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后场】——穿廊轻抬步,乍现满园春
“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
穿堂过步,转角处的灰空间,我们将理性的集合雕塑作为空间转折的暗示,结合金属材质的精致感,传递了现代余姚人的生活品质。效果图
实景图
经过一个转折,豁然开朗的绿,簇拥到了眼前。每个样板房窗外都配有植物景观组团,开窗即是春,将余姚的园林落在这一方寸土地上。同时也传递出所见即所得的绿化效果。
效果图
由四个样板房围合形成的回廊花园,作为整个后场的亮点。闲庭信步时,享受和煦温暖的阳光,或倾听雨水的芊芊细语。
效果图
【细节】——致广大而尽精微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细节实景图
细节实景图
细节实景图
细节实景图
·····················室内部分正文观览······················
HUMANITY&TRADITION& MODERN
白天探幽揽胜,夜晚枕湖而眠
以光影艺术来营造空间的流动感,用中式院落的理念串联起建筑、景观、室内,令空间展现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
——悦山府记
ARCHITECTURE&PEOPLE&NATURE
让建筑为人而生,与自然志趣相融
悦山府追寻的是建筑和光影、艺术和自然、装饰和空间的交融。在人与自然、建筑、艺术之间的和谐关系中体现居住的美好意义。
——悦山府记
前厅空间的艺术玻璃映着山水画题着明代大家余姚人王阳明的草书,渲染空间艺术性的同时还作为媒介划分了整个空间。虚与实之间,剖开悦山府的人文底蕴。
绘·院落境韵
谈笑间,静物有灵
右侧的条石、瓦当,提取自中国榫卯结构中的金属杆件,对话历史与当代。
A POEM ABOUT LIFE
一院,一物,一画,写一首生活的诗
人造光和半透的艺术玻璃,层叠晕染,相互交融,恍若中式院落的层层展开,诠释了自然与空间的相遇。
整个沙盘区犹如一个漂浮在水面的亭子,它轻盈开阔、现代艺术,软膜天幕下沙盘彷如艺术品般展示,冥冥中透着典雅中堂的气派。
开阔通透的挑高设计,顶部繁复的白色灯饰垂落,婉转流动,宛如素月流辉,璀璨灯光笼罩着洽谈区,精致梦幻。
融·天地于景
山水相迎
引·光与影
坐忘于自然
自古高洁之士,通过栖隐于林泉。VIP位置上方植入树屋的概念,整个二层天窗从洽谈区延伸,结合自然光形成独一无二的空间。
装饰以弧形沙发对坐的组团形式贴近空间格局,在中心位置悬挂圆形的装饰画,以笔墨书法的形式来表达艺术意境,增添了节奏韵律,将现代设计的简约之美引至更深境地。
傲立中轴之芯
一府气韵万千
——“悦”尽人间的风花雪月、诗情画意
绿地·悦山府引入光、影、风、月等,让院落沉浸在东方隐逸中,婉转深邃,如诗如画,又不失现代空间的空灵和生动。以艺术筑美好空间,从而引领城市人居高度的想象。以开放的姿态对话场所历史,岁月流光,展示出绿地一如既往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