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泰康之家·燕园三期
泰康之家?燕园位于北京昌平新城核心区域,紧邻白浮泉湿地公园、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基地现状交通条件便捷、紧邻南邵客运场站,距离地铁南邵站仅700m,现状已经形成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复合衔接的通行方式。基地周边已形成各种中高端居住组团和适量配套设施,场地一二...
- 项目名称:北京泰康之家·燕园三期
- 项目地点:北京市 北京市 昌平区泰康之家·燕园
- 开发商: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设计参考价:¥130/㎡
- 项目类型:住宅
- 形态:大区
- 市场定位:改善系
- 建成时间:2023年
- 风格:其他
- 占地面积:51078㎡
- 建筑面积: 197125㎡
- 设计面积:197125㎡
- 容积率:2.2
- 绿化率:30%
- 发布日期:2024-08-30
- 最近更新:2024-08-30 16:06


△ 云朵般自由的大屋顶
——塞缪尔·厄尔曼《青春》

泰康之家·燕园位于北京昌平新城核心区,紧邻白浮泉湿地公园、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基地现状交通条件便捷。做为泰康之家CCRC(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旗舰性养老产品,也是泰康在全国首个养老社区,建成运营的燕园一二期已成为我国养老社区行业示范。三期的建设将继承并提升泰康五位一体的康养理念,致力打造成为国内顶尖的高品质国际标准康养社区。

△ 区位示意 ©方未建筑事务所+SUNLAY三磊
泰康之家·燕园三期含独立生活居住业态和老年活力中心。规划布局延续原有空间格局,南北归家礼序轴线与东西景观渗透轴线的交汇处自然形成活力景观环。设计以礼序组织空间,通过不同尺度的空间围合形成六进院落,再现庭院生活,以激发人们心中亲土地、亲自然的天性。建筑师团队同时考虑以闭环的风雨连廊贯穿全期首层,增强社区的联动性以及老年人活动中心的空间粘性,最终形成一个有礼、有秩、有序的空间布局。


△ 社区整体鸟瞰 摄影:Felix Amiss
涟漪、云朵
相对于四周规则的建筑形态,活力中心呈现更加自由和充满活力的有机形态。如一颗水珠滴落,在场地中激起涟漪,自中心散开、升腾,形成一片白色、柔软的云朵,最终转化为自由的大屋顶。


△ 屋檐下的休息区 摄影:Felix Amiss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云朵的柔软自然形态与周边自然环境契合,指向西侧白浮泉公园方向的连桥使建筑与自然产生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设计从形态及功能两方面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并以自然的语言带动社区活力。



△ 社区老人欣赏湿地公园日落的景色 摄影:Felix Amiss
活力中心设有康体中心、餐饮中心、图书馆和老年大学等,丰富的功能可满足各种生活所需。各个功能板块紧密组织,围绕中庭花园在视觉上相互渗透,呈现自然轻松、活跃开放的空间氛围。

△ 活力中心功能分析 ©方未建筑事务所+SUNLAY三磊
设计用流畅的交通流线为老年人带来便利、体贴的空间体验。室内水平交通以环形廊道为纽带连接各个功能空间,可达性强同时也有更大的乐趣。垂直交通旨在通过无障碍设计,使老人到达各个空间的方式更方便快捷。

△ 活力中心流线分析 ©方未建筑事务所+SUNLAY三磊
四季花厅——中庭景观花园上方为阳光天窗,让老人在室内空间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四季变换。人们在这样充满绿意、阳光以及自由曲线的室内空间,可以用更自由、舒适的方式促进彼此之间的交往。




△ 活力中心大堂 摄影:Felix Amiss
大屋面下的三层屋顶被设计为一个开放的运动花园,是老人们日常休息、运动、交流的室外场所,可通过室内外多处无障碍电梯方便到达。屋顶步道一直向西延伸到白浮泉湿地公园方向,人工景致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 屋檐下的休息区 摄影:Felix Amiss
建筑采用整体轻盈的异形曲面屋PTFE膜结构屋顶,犹如漂浮于地面的云朵。入口处采两层通高的玻璃幕墙,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并提供良好的自然光线。实体墙面部分采用金属幕墙竖向分割,构造出丰富的细节。


△ 二层的室外休息区 摄影:Felix Amiss
为强调建筑给人以温暖、轻盈与柔软的感受,建筑立面和室内均已木色为主,木材天然的质感更容易与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木色结构框架富有节奏感的线条,在白色PEFE膜的衬托下,赋予建筑从容又典雅的生命力。

△ 韵律感的木色立面能够反射环境的光线 摄影:Felix Amiss
面对老龄化趋势,燕园三期活力中心将提供更接近自然、更多活动空间及更满足精神需求的建筑体验,从视觉美学、心理学、行为学出发,为老年人提供从精神上到行为上的更具活力与生机的空间。
建筑包含地上二(局部三层)及地下两层,总面积11,800 平方米,已于2023年秋天投入运营。
设计图纸 ▽





△ 剖面图 ©方未建筑事务所+SUNLAY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