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盘网首页
移动端
  • 金盘网APP
  • 金盘网公众号
  • 金盘网小程序
金盘网 > 金盘奖> 直播间> 2013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广州)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决赛嘉宾合影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决赛嘉宾合影
  • 胡大明   银亿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副总经理 胡大明 银亿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副总经理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主持人 主持人
  • 主持人 主持人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嘉宾互动 嘉宾互动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主持人 主持人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评委宣布获奖项目 评委宣布获奖项目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嘉宾翻阅项目册 嘉宾翻阅项目册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陈一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陈一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酒店决赛评选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酒店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决赛评选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公寓决赛评选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公寓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综合楼盘决赛评选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综合楼盘决赛评选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项目投影 项目投影
  • 评委投票 评委投票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康总致辞 康总致辞
  • 嘉宾交流 嘉宾交流
  • 嘉宾观看候选项目投影 嘉宾观看候选项目投影
  • 嘉宾公布获奖项目 嘉宾公布获奖项目
  • 嘉宾点评 嘉宾点评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嘉宾:朱宣 王煊 嘉宾:朱宣 王煊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嘉宾点评 嘉宾点评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活动现场评选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活动现场评选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嘉宾交流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嘉宾交流
  • 嘉宾互动 嘉宾互动
  • 嘉宾交流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嘉宾交流
  • 主持人 主持人
  • 活动准备开始 活动准备开始
  •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别墅决赛评选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别墅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商业楼盘决赛评选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商业楼盘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写字楼决赛评选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写字楼决赛评选
  • 活动准备开始 活动准备开始
  • 活动准备开始 活动准备开始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赛区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赛区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赛区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赛区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决赛嘉宾合影
  • 胡大明   银亿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副总经理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主持人
  • 主持人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嘉宾互动
  • 活动现场
  • 主持人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评委宣布获奖项目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嘉宾翻阅项目册
  • 活动现场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陈一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酒店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公寓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综合楼盘决赛评选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项目投影
  • 评委投票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康总致辞
  • 嘉宾交流
  • 嘉宾观看候选项目投影
  • 嘉宾公布获奖项目
  • 嘉宾点评
  •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嘉宾:朱宣 王煊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嘉宾点评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活动现场评选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 嘉宾互动
  •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 主持人
  • 活动准备开始
  • 活动现场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别墅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商业楼盘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写字楼决赛评选
  • 活动准备开始
  • 活动准备开始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赛区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赛区

2013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广州)

                    

主办方:《时代楼盘》杂志社
独家战略合作电视媒体:旅游卫视(《最美地产》栏目)
独家战略合作网络媒体:搜房网
指定支持媒体:筑龙网
媒体支持:
    网站:搜房网、筑龙网、新浪乐居、ABBS、搜狐焦点、新华网、中国建筑报道网、中国建筑新闻网、腾讯大粤网、美讯在线-建筑中国网、 中国建筑装饰网、土巴兔装修网、和讯网房产、地产中国网、世界家居时报网、Archina建筑中国网、房掌柜、奥一地产网、 南都网、赢商网、颐家家居网、世界设计联盟、蓝房网、房东网、中华室内设计网、千龙新闻网、南方新闻网、大洋网、中国设计师网、火星网、中国酒店设计网、华声在线、都市世界、房龙网、热线房产网、建E网、金外滩设计网、 中国设计之窗、华夏办公楼网、房地产投资网、美家网、景观中国网、太平洋家居网、建筑英才网、焦点设计师网、中国建材网、建筑邦、建筑设计人才网、城市规划设计、第一景观网、中国建筑景观人才网、E拓建筑网、商业空间设计、长城网、515房产网、慧聪建材网、星空地产网、建易网、新地产网、装饰英才网、中华设计师网、宁波装饰网、陶城网等
    报纸:成都日报、京华时报、房地产时报、新闻晨报、建筑时报、深圳特区报、晶报等
    杂志:城市环境设计、城市中国、亚洲大师、华中建筑、城市建筑、家居主张、现代装饰、风景园林、里外杂志、双城杂志、国际新景观、国际新建筑、装饰装修天地、建筑技艺、新建筑、设计新潮、风景园林、中国风格家居、新地产、室内设计师、时代建筑、地产品、中国房地产金融、现代装饰等
     电视:旅游卫视、第一财经卫视
活动地点:广州W酒店4+5会议室
          广州天河区珠江新城冼村路26号

已邀嘉宾:
余  英       保利地产广东公司董事长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范成东       金地集团北京公司副总经理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朱  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胡大明       银亿地产副总经理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陈一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王受之       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王  煊       水石国际董事总建筑师
龚  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活动流程:
9月12号
外地嘉宾入住W酒店(北京,上海,深圳赛区评委)

9月13号活动流程
09:15—09:30 评委进场
09:30—10:15    年度最佳写字楼评选
10:15—11:00    年度最佳商业楼盘评选
11:00—12:00    年度最佳别墅评选
12:00—14:00   自助午餐
14:00—14:45   年度最佳公寓评选
14:45—15:30    年度最佳酒店评选
15:30—16:15   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
16:15—17:00   年度最佳综合楼盘
17:30—19:00    W酒店晚宴
 

图文直播

字号:
自动滚屏
刷新

                    

    接下来请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时代楼盘》的唐先生为我们致辞。
    唐先生:各位嘉宾、评委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第八届金盘奖主办方时代楼盘杂志为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时代楼盘杂志从2006年开始举办金盘奖的评选,金盘奖的评选一直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全国的优秀楼盘进行评选,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了,这八年来一直得到各位专家的支持和帮助,金盘奖的公信力也越来越大,我们的目标是把金盘奖办成地产开发设计行业的风向标,第八届金盘奖得到了众多行业人士的支持,在此我对所有的专家表示感谢。
    今年的金盘奖的评选我们采用了四场分赛区的评选和总评选的原则,今天的总评就是在四次分赛区的评选基础上评选出年度最佳楼盘。
    希望通过我们在座专家一天的辛勤努力能够评选出一批真正代表中国地产开发的标杆项目,对中国房地产开发的良性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我预祝第八届金盘奖评选圆满结束。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国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的刘晓钟先生为我们致辞。
    刘晓钟:非常高兴参加金盘奖的评选活动,以前也参加过金盘奖的评选活动,但是以建筑学会人居委员会的名义是今年第一次搞,第一次合作,我们从学会的角度来讲,对评奖还是很重视,我们一般不参加媒体或者其他的主办的评奖活动,但是我们参加了几次金盘奖的评奖活动觉得它首先还是比较公平公正客观,同时对我们这个行业,对我们房地产事业来讲,还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帮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来我们也是商量了以后决定对金盘奖的评选活动给予一定的帮助,协助时代楼盘做活动。
    应该说,从很多专家到很多评委对评选还是很认同的,在业内大家也看到了他们做出了很多好的东西,所以我也代表人居委员会对我们的工作或者对我们时代楼盘一个是活动表示祝贺,再一个希望他们把这个事情越做越好,也希望第八届金盘奖的活动有一个好的结果。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金盘奖的评选规则,我给大家简单说一下,我们今天总决选的赛程,今年我们还是由时代楼盘杂志社主办,人居委员会协办,还有搜房网同步直播。
    我们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
    2006年的时候我们做第一届,分别在深圳、北京、广州举办了7次。
    我们的角度主要是从设计创新、人居环境、低碳环保、品牌价值等多个角度来评价一个楼盘。
    今年我们最开始有一个北京和广州的启动仪式分别在4月份和5月份,8月份我们进行了4月份分赛场,今天在广州举行总决选。
    成都在8月9号,分赛场,北京赛区8月16号,上海赛区的评委当时是比较多的一共有10位甲方和10位乙方,下午还做了一个设计师和评委的对话。
    深圳赛区也是刚刚结束不久的。
    年度最评委都是行业一线的精英。
    我们今年的评选关键词:产品创新、地域与文化的融合,景观建筑的协调。
    年度最佳酒店我们今年在总决选的时候分开,分成了旅游度假酒店和商业酒店,这样有利于我们的评委去把控,
    年度最佳别墅分为欧式、重视和现代
    最佳综合楼盘主要是混合社区、大型社区、高层社区和普通社区。
    评选的方式每个类别我们总决选选前三名,度假酒店和商务酒店各选前两名,每个类别第一名是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总分一二三名为评选的前三名,您的第一选项代表3分、第二选项是2分、第三选项是1分,每个嘉宾一共有6分的权力。
    我们上午评3个奖。
    年度最佳写字楼、年度最佳商业楼盘、年度最佳别墅
    评奖之前我们主办方推荐了两位组长:刘晓钟主任和陈一峰大师。
    我们的组长有监督的权力,我们所有的选票都要到组长那里去,在评分相同的情况下,组长有决策的权力。
    今天的评选我们在项目投影里面有一些开发商或者开发公司有一段视频和录音,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一部分我们在做尝试,也就是我们在评选的时候我们有一些甲方公司来进行介绍。
   
    一、年度最佳写字楼
    各侯选楼盘介绍
    主持人:在我们评奖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我们评奖的意义,我们今天这么多专家在一起,发出的声音应该是可以引领社会的区域,而不是哪个东西好卖我们就选哪一个,我们今天的评选应该是引导社会的大众的审美,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我们今天评出的楼盘不一定是最好卖的,但是一定是可以引领大众的审美。
    (评委进行评选)
    可能嘉宾觉得我们今天的写字楼项目地表性的比较少,可能很多都是我们平时住的办公用的写字楼,在这个环节,我们的嘉宾可以探讨一下,这种普通的写字楼对我们的办公有什么影响或者说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写字楼,首先我想邀请朱宣先生为我们分享一下。
    朱宣:讲讲我评选的逻辑,我觉得每年一度的金盘奖,第一个词在我脑海里必须要有新颖惠,大家可以思考,然后就是一个场所感,一个是内部的场所感和对外部的影响,写字楼作为一个含蓄的和张扬的地标都应该是美好的,应该是对环境有一个健康的塑造,然后是平衡,它必须简约丰富,它必须是浑然又很复杂,复杂又很有序,写字楼确实很丰富,但是它应该通过一种简单的逻辑,通过一种序列化的组织来完成它。
    然后是耐久、经典,它可能是时尚的,但它必须是经典的,因为它不时尚无法引领商业价值,但是不经典的话,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就是说,新颖惠还要放到经典的审美价值和商务价值里来平衡它,这是我的评选逻辑。
    主持人:谢谢朱总,朱总给我们讲了他的评选逻辑,我想请朱总,您可以就这个项目,聊一下我们的项目对未来的写字楼有哪些影响,从某个项目来说,对我们未来的写字楼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朱宣:社会是多元丰富的,允许多种的存在方式,另外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差异比较大,我觉得大致有的三类,一类是孵化型,第二类是中型企业,它是把它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一种是它会萎缩一种是它会变成超大型,作为写字楼的开发商,它第一是要定位精准,每一个企业的选择是不同的,但是本质是由地块和基因决定的,这个地块存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区位决定了它的基因,这是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就是作为写字楼未来可能更多的朝着持有性发展,所以在快速销售的写字楼和持有性写字楼之间还是存在跨越的鸿沟,它的投资标准、价值计算、客户、物业管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是跟整个经济形势是相关联的,也跟我们企业各自的定位和实力有关。
    主持人:刚才朱总跟我们分享了一下。
    接下来我们请几位设计师聊一下,我们请李少云先生跟我们聊一下。
    李少云:我觉得写字楼的项目总体感觉不是让我很兴奋和振奋,我觉得我们金盘奖刚才主持人也介绍了,我们可能没有过多的时间了解业态,我们短短的时间内从建筑形体群体感受来说的话,我们做金盘奖还是要引导公共建筑,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写字楼,但是是当公寓去卖的,这种可能是商业价值比较成功的,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是金盘奖为引导方向,我觉得要强调写字楼的公共建筑性。
    总的来说让你眼前一亮的公共建筑的参与量不是太多,我们必须强调城市的建筑的多元差异,如果我们把写字楼全做成住宅的感觉,这个当然是商业上很成功的,我作为地产商也会这么去做,但是作为金盘奖的价值上来说,我觉得还是要提倡引导写字楼的公共建筑性,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第二就是地域识别性,我也是选了三个项目,但是地域识别性我觉得很重要,建筑的整体形象和外墙材料的运用和整个展示的氛围,气魄和生态节能或者地域文化相关的,不是说只追求一个很强烈的意象,而不关注所处的环境、时间、地点、文化是很追求的一个东西,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首先有请陈总宣读一下获得本次金盘奖的年度最佳写字楼的获奖名单。
    第一名:XXXX
    第二名:XXXX
    第三名:XXXX
   
    陈一峰:比较恰巧,这三个项目也是我勾选的三个项目,我觉得所有的项目都没有实地去看过,可能就是在事先发给我们的资料,我们从图片还有照片上对它从大体的印象来判断这个项目的优劣,我觉得这三个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街区型的,不是一个标志性的很炫的体型,他们是街区型的,和城市街边的环境比较能够融合到一起,这样我们从建筑师的角度觉得这样的设计比较接地气,能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和整个城市能够融为一体,同时又有比较丰富的空间。相反我为什么当时评选没有勾选标志型的建筑,因为标志性的建筑我会对它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它的整个形体的比例和尺度比例,和用的材料的设计感,和完美性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国外考察看到标志性的写字楼比较多,可能我们会用一个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所以我看资料的时候,我没有选择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反倒我觉得这三个项目是非常接地气的,非常人性化的,是环境友好型的写字楼建筑。
    主持人:我想请教一下陈大师,之前我们在北京做评选的时候我印象非常深刻,银河soho,您应该去看过,这个项目也参加过我们的评选了,这个项目当时排了第三名,我们一共选前两名,有位设计师就说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银河soho没有评上奖,我记得非常清楚,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您怎么看待这这艺术型的建筑?它对我们的写字楼和建筑有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陈一峰: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当时在首规委上会的时候,我们去推荐这个项目的时候,当时虽然我们都同意按这个方案实施,但是可能是脑子里会有一些疑问,对这样类型的建筑,因为它和我们惯常的欣赏习惯差别很大,还是有些担心,但是盖好了我们实地去看的时候,感觉视觉的效果非常强烈,它的时尚性和对我们的整个设计思维的引领性都是非常强的,所以我是非常非常喜欢这个项目,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建筑只属于它,可能我在设计院看到现在很多的建筑师做商业综合体也是在学这个建筑,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了,它已经做了,这就只属于它,就是属于它个性的。
    主持人:刚才有三个项目,这里有一个项目是XXXX,刚好今天的蒋春阳先生在这里,可以一起跟我们分享这个项目吗?
    蒋春阳:这个项目应该是开发了挺久的项目,我自己从城市的角度去评价,我觉得首先它是一个街区友好型的,第二个它在非常大的尺度上面,它花了很多心思去打破压迫感,来创造它的街区的一种亲和力和地域的辨识度,我觉得这些方面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
    主持人:谢谢,一句话总结是街区友好感。
    李宝章:我特别有感触,正好我也是跟陈大师是清华毕业的,我学景观以后再来看建筑是非常不一样的。我觉得大型文化建筑,像小蛮腰、大剧院没有问题,这是社会大型文化建筑,现在太多的建筑,比如像银河soho,我不管它建得多漂亮或者怎么样,因为北京现在有这种趋势,所以你要是从普通看的话,人家说像一个工具箱似的,我觉得不是很好,实际上我们到最后有专业的设计师和发展商在剔除这些项目,我的总结是人本的回归、地域的回归和城市空间的回归和节能环保,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做创新。
    刘晓钟:李总说得非常好,我觉得做好的公共项目的话,其实大家都觉得应该把自己做成地标,建筑师和开发商都想把自己做成地标,其实忽略了环境,谁能跟环境更适应,很多的项目本身角色就不是地标性的东西,非要把自己做成地标性,首先违背了客观,违背了环境这种我们是不主张的,从刚才评的几个项目中,我觉得在这个方面跟环境还有自身价值的表现,我觉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头两个项目,我都去看过,万科那个项目是在北京规委评审的时候,大概前后上了三次会,有很多专家有很多争议,但是我觉得作为万科来讲,作为建筑师来讲,他坚持了一些东西,最后实现的其实还是不错的。
    上海绿地中心的项目我也看过,也参观过,我觉得绿地的东西也是做得很实在的,包括一些技术包括空间的手法,我觉得很实在,你要说它真有多大的特色,或者地标性的东西,没有,但是很实在。
    主持人:其实我也很赞同人本的回归和城市的回归。
   
    二、年度商业楼盘
    (介绍侯选楼盘)
    主持人:这个类别可能有些嘉宾比较纠结,我们这个项目里面有两个是属于商业街区,不是我们说的商业广场这种类型的,但是您评选肯定有一个标准,如果假设这两个商业街区的项目做得很好,您可以投,您觉得做得不好可以不投,我们在评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指导。明年我们会把商业街区和商业广场做一个区分。
    上次我们在评选的时候,有个嘉宾给了我们一组数据,我们现在的人均住宅面积是德国的三倍,但是我们人均的商业面积是德国的五分之一,香港的二十分之一。
    这说明我们在商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然后这一块既然有这么大的前景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展,还是说简单的做一些商业就可以把它加起来,今天刚好是我们现在商业街的老大,万达的总建筑师莫力生给我们介绍,我们可以先聊一下,商业我们在市场需求非常非常大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去开发,还是说简单的去走量?中国现在的商业发展历史才只有十几年,还远远低于住宅的发展历史。
    莫力生:这个话题也蛮大,谈起来会很多,我把我的看法说一下,首先我对这个统计数据是持一个适当的怀疑态度,我想大家都能在生活中体验到,我们自己的生活的消费需求,实际上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满足。不管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因为我们商业地产的量不仅指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我们还有大量的其他形式的商业配套,甚至包括小贩,这都是我们商业需求满足的一部分,这都是我们中国的国情,结合我们现在的国情,实际上说商业地产总量是多是少,如果在5年前说,绝对是少,但是在这几年当中商业地产的变化日新月异,大家都看到了变化,大家都了解在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的过程中,持有性地产的巨大价值,实际上所有的大型开发商都在大批量的提高持有物业的比例,在此基础上,这种巨大的房量在短期内实际上在局部已经形成过热,并不是完全的稀缺,只是现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能力,可能在建设当中和招商当中,怎么在市场中能够把自己的建设能力转化成后期的运营能力,这才是商业地产后续最关键的点。我先说这些。
    主持人:因为我们之前做沙龙论坛也比较多,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对万达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之前,觉得万达是一个不太重设计的企业,包括我们万达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走的是复制化的路线,但是在第四代开始已经在走创新,您可以跟我们简单的分享一下吗?
    莫力生:万达的企业,每一个市场的企业追求的是利润,这是核心,有追求利润的方式上,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路可走,有人追求质量,有人追求口碑,有人追求速度,万达就是在追求速度,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可能会牺牲掉一些东西,这是一个权衡,这个牺牲是有一个时间阶段性的,早期万达的产品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质量上实际上被人垢病的很多,这个我也很直面问题。但是在有一定的积累之后,实际上万达从上到下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在试图改变,只是现在还在转变的过程中,从转变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
    首先对设计的重视。万达非常重视设计,比如说拿汉街的例子,这个资料不知道是谁提供的,这个资料提供的文字和项目不是一个,因为武汉的大项目从始至终我是监控着,大项目叫中央文化区,汉街只是其中一部分,这个介绍是另外一个,叫汉街万达广场。
    从这个汉街总体的规划,我们万达商业规划面强调叫“规划创造价值”,这个我想是体现了一个开发企业和设计方面的一个沟通的结合产物,这个项目的规划经过万达内部认定的版本达到了26版,规划的变更达到了26版。我想从这一个项目就可以看到万达对规划的重视,但是对规划的重视在追求速度当中,在后期是有可能被它的计划性和成本控制所损害一些。这也是我们实际在开发过程中设计管控的管理人员的职责,当然这些所有职责实际上需要老板他的认识来实现,但是我想从前面提到的,陈总也好、刘总也好都提到了,实际上我们做一个建筑,无论是从开发和设计,环境友好性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从我们的力所能及来改变纯粹的老板在这方面的概念,这个道理还需要大家共同去完成。
    主持人:谢谢莫总,万科通过做住宅做到行业第一。
    接下来请龚俊先生从设计师的角度您怎么看待目前商业地产的发展?
    龚俊:我们最早也是跟着万达混的,做这么多年的商业设计,自己也有一些感触,在说感触之前,我觉得要跟主办方探讨一个问题,咱们对于最佳商业楼盘的评选,因为我知道这里面有一些是地产商、开发商送的项目,有一些是设计单位送的项目,对于什么叫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我觉得这个是不是需要界定得更清晰。
    我们知道商业项目成功的话,除了设计公司去做了规划也好、平面的设计以外,其实非常重要的是定位招商包括业态的规划,这个可能是非常核心的内容。我想这个成功到底是整个项目的成功还是仅仅是我们设计上的成功,这个需要界定清晰,这里面我看了有些项目,就像佛山的新天地这个项目,事实上其他的包括招商还是蛮不错的,因为我们也到当地看过这个项目,设计上也不错,有的项目可能是属于设计上不错,但是招商方面不是太好。
    谈到商业设计,我自己的体验,我们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待商业,除了提供给所有消费者一个非常好的商业体验以外,我想还很重要的,商业建筑需要营造一个场所感,它应该有一个独特性,我自己把票投给了北京的侨福芳草地,这个项目我自己去过两次,我自己在那里也住过,我们平时做商业地产业也看了很多项目,我觉得这个项目给人的印象是非常强烈,也非常突出,我相信它通过这样的设计,包括它把办公、酒店还有商业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去看过之后,大家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营造的场所,这个空间非常有意思,而且里面主题也做得不错,做了一些艺术品的主题进去,所以我想基于这个原则,我把票投给了它,我觉得万达的汉街其实本身做得很好,这次也不知道是谁送的资料,好像不能很好的反映它的状况,因为我知道汉街的立面也做得非常酷,但是我看这个资料也没有,本身这个项目也是业内非常经典的项目,大家都去参观的。
    主持人:接下来请刘总宣读一下年度最佳商业楼盘的名单。
    第一名XXXX
    第二名XXXX
     第三名XXXX
   刘晓钟:刚才龚总也说了,很多建筑师也好,业内人士对于侨福还是很有认同感的,确实这个项目做得非常不错,刚才咱们看了一张照片是设计院提供的,里面刚刚竣工的时候还没有人气,商业还没有经营上,看一个商业建筑我觉得两部分:从开发的角度它的商业价值上市场是否认同。第二对于建筑师来讲也好,对于开发商来讲做得是不是够好。这两方面是很重要的,光把建筑做好,如果没有人气的话,或者不被社会认同也不好,光有价值,建筑场景不好也不好。
    我觉得侨福这两方面都做到了,而且从技术角度来讲,我觉得它解决很多问题解决得非常完善,刚才介绍的时候讲到了节能,从它本身内部的几个空间环境的塑造,包括建筑师的功底还有空间的理解,包括很多尺寸的控制是非常到位的,大家去看看人气非常好,而且效果也非常理想,而且它跟城市的好多界面结合的非常好,所以业内大家对它都比较认同。
    另外两个项目,我觉得都走的是商业街,我觉得也应该能反映出我们国内目前对商业街的倾向,倾向来讲的话,我们还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同时要把我们现代的时尚元素跟我们已有的传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创造一个更好的氛围。从商业本身来讲,应该说,国外很多商业街都很有特色,国内来讲的话,可能发展还有些滞后。但是最近几年新做的几个商业街都很有地方特色,都尊重了历史,做得不错,这里头一个是黄山的、武汉的包括佛山的这几个项目我觉得都做得都不错,我觉得值得,它获奖的话值得推广和借鉴。
    主持人:谢谢刘总,其实不管是做住宅也好,还是做商业广场也好都讲究一个融合,与地域、文化和环境的融合。
    XXXX第三名,这个项目是万达第四代产品的第一个完工的项目?
    莫力生:其实汉街在万达做得产品体系里面并不具有代表性,它是一个独特的项目,任何一个经典的项目,我们把整个汉街作为一个非常经典的项目,这个项目在地域内是唯一的,它同时在万达现在所有的项目里,它也是唯一的,做出一个经典的项目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你设计多好,或者开发商的招商做好了就能够完成这个产品。
    汉街跟第四代产品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万达现在把第四代产品定义为商业文化旅游综合体,这才是万达定义的第四代。汉街它完全不是这个概念,汉街其实它的特点它是以民国的风格做基础,在三个不同的每个分别由400米长的街区上向现代的一个转换,它的设计单位是同济大学设计院。
    真正的万达第四代产品其实现在不只是万达在做,现在国家对于文化,对于创新的鼓励,实际上已经在商业地产上有所体现,大家都在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地产开发经营和运营当中,不管是做文化符号的复制,或者在内部做文化的链接展示,其实都是这方面的一个结合,现在把文化融合得非常好的地产项目可能还没有,谢谢!
    主持人:刚才莫总说“规划创造价值”,说明万达在设计这方面越来越重视。接下来请周总跟我们聊一下商业地产这一块,您怎么看待我们现在的商业产品?
    周柏生:我们最近一直在研究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哪些具有价值,开发商,聚焦的一些价值。住宅类就不说了,现在我们的思考跟过去完全不同。未来的商业是属于创新型商业,传统的商业像沈阳开了四个传统的商业,基本上开业就跟歇业差不多,四个全部死了,传统的以目的性购物为特点的商务中心现在全都不行了,现在的商业人多少,主要是体现文化旅游,能玩,所以空间特色、空间的魅力、文化性、区域识别性等等。
    像北京芳草地去的人很多,一个是建筑的本身识别性很强,走在里面的体验感非常有趣,加上特别适合北京的气候,北京气候非常不好,它全天候的夏季、冬季都很好,这方面设计做得非常好。
    我感觉可能以体验感、休闲感为主的商业是未来的创新型商业的主流,传统商业我感觉都做不了,做一个死一个。这个可能是我们未来需要研究的,我们这次评选我发现有一些特点,不管是办公楼也好、商业也好,有些规模不大的,能把事情说得比较清楚的,评委可能一下就能看清楚,像芳草地,构建很清楚,特点。像规划比较复杂的,汉街这类的其实做得很好,同行、开发商、设计院都去学习,我觉得经典归经典,但由于资料不全、规划过大,它的规划的价值其实大家没有看出来,只是说口碑相传,这个不能错过,是不错的,但是这个到底好在哪,由于项目比较庞大,没有了解特别清楚。
    还有商业街,看过和体验过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合肥那个项目,新地中心,它是找的日本的设计师做的景观设计,他在我们公司特意跟我们交流了,新地中心的规划和景观怎么做,景观做的特别棒,多层次的景观,从地库景观上来,作为金木水火土做的景观,而且把水的波纹跟前面的广场形成了链接式的,很有感觉。而且建筑的伸长感,建筑群体互相不同方向,但是整个群体统一感很有特点。
    城市综合体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我们对资料了解多了,我们觉得这个确实很好,商业评选里面起码我认为有5、6个都非常好的,我们也很纠结到底选哪个。
    主持人:刚才周总说的口碑,我们这里有一个项目是昆明益龙万象城,其实这个项目不是万象城的,很多评委以为是万象城的口碑,在投票的时候,这个项目当时拿的名词非常高,以为万象城的人气,其实它跟华润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今年总决赛的时候已经在做一些改进,包括芳草地有设计师给我们介绍情况,明年我们会把这一块的说明做得更好一些,让大家对这些项目有一个更多的了解。
    李宝章:我并不反对建筑的创新,实际上应该反映在建筑上。芳草地我也投了它是第一名,我觉得很好,它跟环境是基本融合的,我想跟主办方提的一个意见是有的是非常好的项目,我们可能得去找人家说,你们来参加,比如三里屯我觉得要来的话,排名肯定会很往前的,因为没参加。
    主持人:那个项目参加过我们去年的,那个项目相对现在来说老了一点。
    李宝章:其实我们并不反对创新,像三里屯非常创新的。
    主持人:刚才周总也聊到了,现在传统的店商也死得比较多,万科介入到商业地产比较早,但是发展不是作为主流,最近这几年商业这一块万科会加大精力做这一块。在这种情况下,万科如何做创新?
    蒋春阳:这个话说起来会展开比较多,说说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觉得对于商业地产的发展,我们之前也做专业化的选择,把住宅的品类做得更精、更细,所以在早期,我们对商业更多的是解决住宅内部的配套,没有非常的关注综合体持有性的大尺度的商业。但是到了最近这几年包括万科我们的口号也在变,说是要做城市的配套服务商,其实这个口号的转变已经代表了它的一个方向,当然组织架构非常庞大,它的转型需要相对比较长一点的过程。
    我再说说我对今天这个评奖的看法,商业楼盘我发现我是最早把这个东西选出来的,也可能是纬度不一样,或者我的纬度定得更加简单,商业楼盘跟大家不一样,芳草地因为我还没有去看过实地,最后我斟酌了半天还是没选,因为我对它的能耗始终打了一个疑问,它用全玻璃的,因为商业的能耗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我在这一点,没有了解清楚之前,我还是没有贸然的下这样的一个选择。
    相反我选了武汉汉街万达,我没有去汉街万达很遗憾,我还没有去实地的看过,但是我看过其他万达的项目,我看过分析的PPT,也有可能是一开始从宏观切入,我觉得整个的动作让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当你有机会去改变一个城市或者是城市里面非常大的区域的时候,你的建筑的外表皮、景观的手法、能耗、绿色所有微观上的行为,我觉得跟规划层面比,如果我们说,我们从人居的角度,从建筑和环境结合的角度,我觉得选择汉街万达这样的一个方向,不管是对设计师还是规划师、规划师来说是更有指导意义的,它所有的微观的做工、细节可能跟万象城的体系或者是凯泽也好,跟武汉和瑞安他们开发的也好,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差距,因为我觉得每家地产商开发的时候一定会做一些选择,但是我觉得最让人感动的是它通过规划彻底扭转了那个城市区域的整个人居生活形态,我觉得这个尺度相应而言跟今年参评其他的所有比较起来,我觉得给我的触动是最大的。当然设计院还是在开发商的下游,我觉得至少对所有的商业地产,开发商来说,我觉得要好好的去学习总结,这样的魄力,如果开发商在前面没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的话,我觉得所有设计师在微观层面的努力,基本上都没有办法达到一个高度。所以基于这个我做了选择。
    主持人:蒋总看问题都是从宏观上看的。
    朱宣: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评选这么宏大的项目,特别的难,商业在所有的设计里面是最难的,所以我在找它背后的逻辑,让我们对每一个项目一两分钟的注目就能够判断它的先后顺序,我觉得第一名、第二名相对容易去选,第三名就难度特别高,因为第一名和第二名容易拉开距离,但是后面的确实不容易。到底第一名和第二名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尝试去理解,不一定全面或者正确,大家都谈到文化品格未来是商业的一个基因,它是否能经得起公众的考验,公众的利益,经济学法则,这些基本的东西还是要遵循的,这是第一点,一定要有文化的主题品格,如果没有这个是经不起考验的。
    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大家都知道网购等等越来越宅,大家不愿意出来,能够在离开家的环境里面去体验交流,人与人之间你看我,我看你,互动的东西特别重要,所以在未来体验互动能够把人从家里拉出来进行社会交流这个很重要。
    然后是艺术体验的价值,艺术体验它相对来讲,我主要指视觉上和触觉上的东西,如果没有加强艺术上的视觉和触觉的体验,可能参与性、互动性就比较弱,现在有很多在商业中心里面做艺术馆,为什么?就是它尖端放电,就是你有文化品格、有文化主题还不够,还得有一点尖端放电的东西。
    然后是全天候的体验,在中部往北非常需要,一年四季都能够享受商业公众的交互的价值,这个是我自己思考的背后的逻辑。还有很多就是外在的东西,比如说造型、风格、地域符号,这些是商业外在的东西,我刚才解读的那几点是商业内在的逻辑。
     主持人:芳草地这个项目有一条艺术长廊,两边摆了一些画,刚才也说了文化的主题,还有品格还有视觉、触觉和全天候的体验。
    李少云:今天商业的评选是很有意思的,我选的也有芳草地,我们的意见还是蛮统一的。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商业中心,大家一直在业态上很纠结,刻意想办法要把客户留住,怎么造成客流轮回的场景,但是我觉得这个项目的特点是它很大气,它一定要贯穿艺术长廊的,并没有做很多特别复杂的处理,我觉得这一块它更加有一个城市的生活体,国外的欧洲商业中心也没有把这些东西做得那么复杂,融入城市的生活一部分,这是很重要的,比较大气。
    但是从细节上它业态还是做得不错,这个正好符合刚才说的未来的商业中心应该是什么形态,现在仅仅说尽量把人留住,是靠主题。现在电商越来越发达,这种传统的商店不是仅仅说靠一些小的花招能够解决问题,真的是要考虑把休闲体验感做得最好,这个项目的感觉特别大气,看着怎么都不像商业中心,最后一看很有特点。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就是它提到了节能,我也没去看这个项目,它的节能效果最后怎么样,但是我相信它可能真的能处理好,因为北京这个地方,我以前也在北京住过一些玻璃幕墙的酒店,商场,有的酒店不管空调系统多好,晚上地板都是很凉的,其实这个东西就是说,我觉得它是公共的,它并不是一个酒店,作为公共空间来说,我觉得温差的变化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没去过,但是还是相信他们基本的节能能够达到,选择它的这个理由。
    刘晓钟:我是听说这个项目,一个礼拜前跟我爱人去参观这个项目。
    第一个感觉这个项目确实不错,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讲,第一它很专业,第二也能看到很多新的东西,我知道这个项目也了解了一下,它为了这一个项目,前前后后从开发商那里做了10年,它相当下功夫。
    那天星期天,我遇到很多开发商,有名的设计师都在那里遇到了,这是大家没有一个事先的约定,同时大家在一起交流。
    而且我是参观这个项目,但我当时在这里采购了很多。感觉从两个角度一个从专业的角度,一个从生活的角度,就是体验。它的商业业态,我觉得做得非常好,比我们现有的大型公共商业业态又改进了很多,不是那种大帽子,弄一两万平米。
    我觉得它从定位来讲,它跟北京长安区很多高端的人流、物业是对应的,你到了以后你就能留得住,我在那儿看的时候,我一看我们院里的设计师在那儿呢,在那儿精心的挑选食品,我说你来干什么,我就住在这附近,我来这买买东西,我来看看,这不错。你再看看酒店也特好,说明大家很喜爱,建筑师和顾客都很喜爱,所以这个项目还是做得很地道的。
    我觉得在建筑密度上,我在全国各地也都做项目,这一点上北京比外地灵活,灵活哪儿呢?有时候按照我们的技术指标来说不好评的时候,他请专家,他也听专家,专家说这事通过了,他也就通过了,这一点北京规委员相对来说比较开放,讨论很多问题的时候。
    包括前一段时间北京国家歌剧院那个项目,当时文化部部长定了中标单位,结果五个专家讨论完以后,一致意见这个方案不行,规委员就听了专家的意见,这个方案就没通过,重新做,回到原来投标状态。这一点来讲,我觉得北京是比较开放的,像刚才这个项目,你在外表看没有商业更多的东西,但是到里头一看确实很好,而且跟环境很适应,你要是都挂着广告牌子,这样一看可能就俗了,大家感觉它的性格来讲,既像一个城市的综合的东西,又有品位的东西,又不完全像商业,但是你到里面一看商业创造得还是很好的。
   
    三、年度最佳别墅
    主持人:一共12个项目,我们评前三名。
    别墅这种产品对开发商来说越来越难了,目前很多业主第一次买别墅的冲动性已经过了,业主把别墅作为第一居所可能成为很多开发商的一个目标。首先请胡总跟我们聊一下。
    胡大明:我先说一下我评选的标准,别墅这个产品自由品牌度比较高,在设计方面,像时代楼盘一样,今天的评奖实际上有跨界的,不单是专业的楼盘设计的怎么好,在专业方面,实际上还有市场反映度,他一定是在市场反映比较好,不单是要设计的比较好,而且我们潜在的客户要认可,我第一个想说的,我选择的标准就是市场反映。
    第二方面大家也看到了我们这些别墅因为设计自由度比较高,我更多的关心它跟地形的结合,因为它有山有水,上海的地域山水比较少,我们看到成都的一些别墅的设计,跟山水结合的很好,有别墅的感觉。
    第三个我觉得我们所谓的市场导向,从别墅来说建筑风格大家应该有印象,最早就是从境外的一些建筑风格,不纯正的拿来做的别墅,最后发展到地中海西班牙风格,后来有一阵子英式风格比较多,我觉得我们设计还是不要形成导向比较好,还是百花齐放,我更多的把选票投给结合我们中国特色地域性的,我个人感觉比较好。
    主持人:我们看到的别墅形态是非常非常多的,别墅也是最容易做出好东西的,作为设计师来说,别墅也是给他的空间非常大的,怎么把别墅做得有氛围是比较难的。我们请王总给我们讲一下。   
    王煊:其实我觉得别墅作为第三轮评奖组的这一块,应该是得票会比较分散的,因为说实话,别墅这个东西主观性太强了,我们每个人谈到别墅的时候都会模拟自己的生活场景,跟前两项完全不同,那个完全可以站在建筑师和城市的角度去评价它。
    到别墅的时候,我觉得差异会很大很大,就拿我做的几个选择来说,前两个总共6个选择,我只错了一个,我觉得还挺荣幸的,跟大家价值观特别像,但是这个如果最后定的选择我估计自己都不敢奢望有一个进去都不错了。别墅作为一个大家应该说是对于住宅的终极梦想来解释的话,它承载的东西的太多了,别墅从形势上来看的发展,全国的发展,从时间轴上、空间轴上的多样性都是让人惊讶的,让人振奋的。在中国住宅的多样性也是在全球很少见的,我想提的是文化的包容和自信的问题,我觉得这么多西洋别墅类型到中国来,甚至很多外国人都说做的比他们国家还好,我觉得这个也不用过多的否定它。中国的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它能够包容其他的文明成为自己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它强大的表现,所以这里面我选择了一个在西方古典建筑坯子上面做的一些中式文化符号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这表现了我们现在审美过渡的问题。
    另外两个选项一个是很中式的,这个也是自己中式情节的反映,第三个我选了卡地亚,因为我觉得它虽然是一个完全的西方古典的建筑,但是作为一个人类文明承载的东西,它确实在它的土地上展现了人类文明的一个特别好的东西,无论欧式还是中式的,它美学的底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它也是很美的,只要它做的足够好。
    我选的一个是西方古典的,一个是纯中式的,一个是两者之间做了结合的,其实也表达了建筑师本人的不坚定。
    主持人:刚才王总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文化的包容和自信这个我们对内对外概括了很多东西,上次我在深圳赛区评选的时候有嘉宾跟万科的蒋总在聊,我们现在市面上很多欧式的产品,万科作为住宅行业的老大,是不是应该起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当时蒋总也说了,不是我们不做,是客户根本就不认可,你做的风格其实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的,我们来听一下蒋总的发言。
    蒋春阳:我觉得如果从开发商与建筑师这么微妙的角色,我想谈3到4点个人的感想。
    首先我觉得别墅作为一个比较终极的一个品类,设计上的确它有很多的自由度,因为这是开发资源赋予它的自由点,但是其实反过来我们从市场角度讲,它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从市场的选择已经决定了别墅的命运,别墅的客户他的心态和价值观的问题,至少在目前的市场上,别墅必须承载着它形式上的标签化。第二个它对资源的占有,它一定要显得非常的极致。当我们这个盘做得足够大的时候,资源足够的时候,我们怎么分配,在景观设计师设计之前,在开发层面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怎么切分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选了成都的中国会馆,因为我觉得跟成都另外一个项目最大的区别是它通过对空间资源的重新分配,它在别墅自己的私有范围内创造了一些内部比较积极的空间,而不是非常西式的布局,开放式的这种。我觉得这个是中西式在空间层面最大的分别之处,我们怎么引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还是顺从这样的生活方式,这个可以展开说很多,我个人觉得这种空间是非常适合人文和气候特征,而且是非常绿色节能的,从这点来说是非常好的方向。
    说到风格,因为别墅很多时候都跟非常极致的风格脱不了关系。
    建筑装饰资源的再分配,当我们开发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开发成本,可能非常顶级的别墅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成熟的开发商都有目标成本控制,在大蛋糕确定的时候,怎么切小蛋糕给到文化或者装饰层面多少的资源。问题就来了,我们是脱离中式的结构的装饰来形成标签化对需求的对应呢?利用空间本身的功能特征来顺应逻辑性的表达?我觉得这个是我们要再去考虑的,我觉得目前各种风格,欧式的也好、西班牙式的也好,可能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时期必然的选择,这些风格本身的完成度决定了设计师选用的结果。纯粹起一个空中楼阁能自生一套系统跟人家新古典主义经过了从罗马到文艺复兴上千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语汇,我们说如果把建筑风格看作一个语言的话,人家从语法到单词都已经非常非常精美,我们在初级阶段来使用确实没有问题,但是带给我们开发层面或者说建筑师从时代的角度来思考的话会引到我想说的第三个话题,我们本土的建筑语言,我们来讨论语言的完成度可能会跟西方非常经典的语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说老实话,我们追溯到1000年前的时候,我们甚至是没有建筑师这个职业,中国是工匠。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对本土的语言的塑造,我们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态度,说老实话,我们可能放到历史轴上去判断,就是人家纽约100多年前工业革命时期,或者法国巴黎路易时期,非常大规模建设的时代,这个时代一定会奠定我们对文化上的认同和沉淀的语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做出一些本土语言的尝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虽然它有时候还会表现出一些相对不成熟,相对语境上的匮乏,但是这个方向我还是非常建议大家要去推进的,这也是我们说,我们聚在这里发出一个声音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希望吧,谢谢!
    主持人:谢谢蒋总,蒋总跟我们分享了一下他的感想,首先是设计的相对的自由度,还有风格的完成度以及对本土语言的塑造,从三个方面给我们探讨了一下别墅的产品。
    陈一峰:
    第一名:成都中国会馆
    第二名:北京运河岸上的院子
    第三名:嘉兴保利西塘越
    主持人:我上次去北京在陈总的办公室跟陈总聊,陈总说想写一本关于住宅类的书,他说住宅这一块的东西,他一提起就会有很多很多东西要写的,当时一想为什么呢?其实在这个社会,特别这几年商业发展这么快的情况下,有多少的设计师能够为住宅想了很多的东西呢?这样的设计师确实太少了,可能是陈总对我们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接下来请陈总跟我们聊一下,住宅这一块,刚才大家都称陈总为大师。
    陈一峰:我还是借着选择的这几个项目来说,首先成都会馆我把它放在第一位,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住宅,我还是对别墅,中式的和当代中国的探索的项目,我是非常支持的,因为这几年到国外也比较多,确实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看不到像中国现在这样大规模照搬异域风情的国家。像阿拉伯或者是德国、法国、美国主要都是当地的风情,见不到像中国现在这种大片照搬国外建筑风格的做法。
   我们现在的结果,因为我们知道每个楼盘开发的时候,都是策划公司先介入,大家在屋子里面想市场会接受什么样的,最后一个菜单就出来了,我什么户型,是英式的,法式的做出来了,结果造成了我们现在城市你会忽然看到一条街这边一片英式的,两层的房子,那边一片法式的六层的房子,这边一片高层的地中海式的,我们的城市已经不象样了,已经完全没有一个城市的格调品位,中国从南到北全部都是这样的面貌,我们觉得世界各国之所以有本土的建筑风格,都是气候、水文、日照各种各样的因素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它是非常绿色、低碳的,是符合当地环境的建筑,所以我们非常鼓励中国这样。
    实际上市场上很多东西是市场策划人臆想出来的,实际上很多开发商也说,两个捱着的楼盘,一个做现代的,一个做中式的,实际上最终的销售是许多因素决定的,客户并不是看建筑风格的,建筑风格唯一的就是说,你做得好与不好,所有的种式的,因为
   
   
    唯一的产品做得好和不好和风格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还是觉得本土的像成都中国会馆是非常好的,北京运河岸上的院子在北京已经差不多10年的历史了,我觉得这个项目的成功,我觉得是在景观而不是在建筑,因为建筑一开始是卖不动的,后来景观进入了包装,我觉得这个楼盘最重要的一点,虽然它的建筑都是中式的院子,这样的,但是它的空间布局其实都是欧式的,这个虽然一开始用了灰墙、灰瓦,但实际上它是用的欧式没有私密性的布局,但是后来因为卖不动,所以就又改革了,实际上它本质的模式还是西方式的别墅,我觉得它这个比成都的要逊色一大截。
    然后是嘉兴保利,我实际上犹豫了一下,我在三个项目中反复的犹豫了一下,地中海的那个从建筑设计角度来讲,建筑规划是很有功底的,我最终没有选那个,就是那位的规划和建筑都太多,从南到北看过太多,完全没有新意,但是它的规划我觉得是非常成熟的,保利的这个还有万科的这个我觉得建筑非常的有特色,特别是万科的户型这些都做了很新的探索,但是我觉得从总体规划来讲比较单调,我是在这三个项目中犹豫了很久。
    主持人:陈总的观点还是要本土化。而且刚才说的应该李总比较高兴,因为刚才说北京运河岸上的院子是取胜于景观。
    李宝章:我们终于有一个项目像当时的星河湾式的,现在红遍半个中国,主要是在北方。我想,我们在做现在的别墅的时候,我们别墅也做了十几年,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做豪宅,我想回到一个比较本质的思考,人为什么住别墅?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本质的思考,刚才陈老师也说了,选你住什么别墅,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这个领域是很宽的,如果就别墅的形式是怎么样,我觉得非常能设计。我想绕开这个问题,你心中的别墅的原型究竟是怎样?从这里看,我觉得有这么几条,一个是别墅和城市公寓最大的区别是回归自然,我觉得别墅一定要回归自然,别墅回归自然有两条,一条是别墅和自然的结合,一个是别墅的空间和自然的融合,所以你会看到,我们这次选到的中国会馆,它看的景观非常的好,你会看到它是天和地最好的结合,因为它和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们的房子怎么样能够最好的和自然元素融合,和自然体验融合,而不是只给你看到树、草坪融合,这是基本。
    谈到别墅的第二个,实际上是生活方式,我们在别墅的空间里,因为这是人类生活最极致的理想,我还是觉得人、建筑和空间和景观可以互动,在这个同时,它创造了一个内外几乎是无缝的过渡,室外室内完全融合在一起,从这点来讲,虽然我心里很不服,因为我做了北京运河岸上的院子,我们从规划上来说,从整个建筑的布局,到院子到建筑我觉得还是很好的,我现在问开发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把建筑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很大的问题。
    当然说到这点就要说地域,中国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地域化的,成都人就是要自然,像广东就是要豪华,在北京还是要不一样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别墅的空间当然盖房子的时候,人还得说我是谁,要回归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多西方的生活方式是否适合我们。我觉得中国的肯定是要私密的,因为整个敞开,我们在外没法过日子,我们坐在院子里真是不舒服,西方人真是觉得没什么,但是我们真是觉得不舒服,但是这个并不等于我们不需要公共空间,但是我们确实非常需要公共空间。我希望在规划和建筑的时候,能够把住宅做成私密的。
    作为别墅来说,我们一定要有什么可显摆的。
    中式是很能表达我们是谁的,因为到别墅的时候最后是一个生活方式,更多的是和你熟悉的人交往的一个生活方式,一个自己是谁的代表,你要不能说出自己是谁,我觉得这个就很难办,所以是人文和自然融合的有文化传承的。最后一条非常非常难,因为中国已经从过去到我们现在,从生活方式到社会组织方式变化非常大,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和景观、空间、建筑形式能够代表我们现在是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难办的东西,因为你要想做得让大家喜欢就往后点,要不稍微往前推推,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的最后一个命题是到最后当我们真正经济发展,文化也自信了,我们会60%左右稳定的一个风格上,然后有很多自然的变化,70、80%都是西式化生活,尤其是我们以后大部分的地域和文化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产品是怎么样,我们特别希望跟在座的发展商跟在座的建筑师一块儿往下来研究这个问题。
    主持人:作为别墅我们想要的是一个氛围。
    刘晓钟:别墅的话题大家要说起来确实能讲很长时间,大家都有很多感悟,因为跟自己的生活,跟我们所做的工作。
    我觉得首先从选择的这三个非常有代表性,一个是南方,一个是北方,一个是华东地区。
    成都代表南方地带,北京代表北方,嘉兴就是华东这一块。
    而且从大家选择的情况看,我觉得基本都是以地域还有传统为代表所出来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我还很赞同这个选法,应该说对我们行业的引导还是很有作用,我觉得从别墅的设计来看,我们国内目前来讲,我们进步很快,十几二十年前我们的别墅就像农民建房子,地有了,房子有了,但是房子基本没法住,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别墅做的不比国外差,但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传承要求还不够,所以做出各种风格,因为我们还不自信。我觉得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大家随着自己经济的发展,设计师的能力提高,市场的认知,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认知应该会越来越重要。
    主持人:好,我们今天上午的评选到此结束。
 
   
    主持人:今年下面我们主要评选年度最佳公寓、年度最佳度假酒店、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年度最佳综合楼盘。
    首先我们进行第一个奖项。年度最佳度假分为年度最佳度假型酒店、年度最佳商务型酒店,每一个项目评选出前两名。
   
    四、年度最佳度假酒店
    主持人:请嘉宾抓紧时间填写投票卡,这个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好选的。
    相对住宅来说,酒店受的限制应该是比较小的,往往一个最新的方向和居住模式可以在酒店里面得到新的尝试,首先请朱总先聊一下,不管是商务型酒店还是度假型酒店,我们怎么得到一些创新?
    朱宣:感谢组委会把酒店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度假型,一类是商务型,度假型是一种远离都市资源型的,但是在设计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结合周边的生态环境,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有资源,需要很好的建筑和资源的匹配,还要有很好的内在舒适性,这三点都不能少。
    都市商务型是一种室内环境,很多建筑是综合体,有的是单一的酒店建筑,两者有区别,我们这次评选可能要把单一酒店作为一个前提来看。都市型的商务酒店比较容易评价,它包含了酒店的特征表达,从外在一看它是否是一个酒店的特征,第二个就是内部环境的独特性,包含了自然和文化结合的独特属性,这是区别于其他酒店的,第三个是品牌所赋予它独特的企业品牌魅力,一个酒店管理集团所追求的竞争的差异性,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差异性。
    然后是个性化的室内设计师在个案里的发挥,室内设计师在酒店的设计尤其考验的功底,所以在酒店设计的集合体来看,完全是糅合在一起的,把装饰装置艺术设计、设备功能性设计完全打包在一起,所以复杂性和单纯性俱在。
    单纯性就是当这些东西全部组合在一起以后,它豁然呈现的一瞬间就是感受,比如说空间的大小、高矮、胖瘦、明暗、深浅、艺术风格的取向,比如说古典传承的、现代时尚的、未来魔幻的,完全是多元化的交织碰撞,但是怎么界定审美,它有更深刻的内容在里面,它要符合审美的基本原则,审美的基本原则话题比较大,但是作为商务型酒店,它一定要给商务住客来N次和不是来一次的感受,这些在经营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兼顾这些因素,所以非常复杂也是蛮难的,现在国内五星级酒店,假定今天全部都是五星级的,总体的开房率都是不到50%的,压力很大,怎么把他们提到到70%,怎么把它从资产金融的角度去考虑。有些老板一开始是住别墅,后来是住官邸,后来就干脆住在酒店一层,把酒店当成自己的客厅了。
    主持人:朱总从建筑和资源以及舒适性还有自然人文包括也聊到了对酒店的一些看法,最近两年尤其比较多的是高端精品酒店。
    刘晓钟:
    年度最佳度假型酒店
    第一名:三亚开维凯宾斯基12分
    第二名:西双版纳安纳塔拉酒店8分
    年度最佳商务型酒店
    第一名:北京康莱德酒店
    第二名:广州四季酒店、广州W酒店
    有并列的情况。
    主持人:这个可以由两位组长自己来定,也可以由在座的评委先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大家再经过一轮的投票选出。
    陈一峰:我先说说我对酒店评审的标准和一些感想,虽然我自己设计过的酒店不是很多,但是这几年有一个爱好,就是去世界各地区住豪华酒店,我到一个地方会在网上筛选,住了很多酒店。
    我觉得度假型的酒店现在中国的水平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看了很多,你会看到泰国或者是巴厘岛或者是马来西亚的,我们去到一个城市,比如说阿拉伯或者是南美,我们基本上这个情况和我说的别墅一样,基本上最贵最好的酒店都是有很浓的当地的文化的酒店,基本上看不到别的文化的酒店,我们现在还是在一个学习的阶段。
    我们第一个三亚的开维凯宾斯基酒店,这个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在挖掘海南当地的文化,虽然有点艳俗,但是它一定要有反映当地文化的东西。
    西双版纳的安纳塔拉酒店就非常像泰国的,有点不好说。
    商务类的酒店,第一个是北京康莱德这个酒店,我没有投这个酒店,因为我比较了解这个情况,这个就是一个外立面的改造,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自内向外一体的,它就是一个外立面的包裹包装这样的结构。所以我没有选这个酒店。
    后面两个我都选了,因为我住过这个酒店,一看它传导的企业品牌的东西就不一样,虽然进来感觉很奇怪,但是从各方面的设施和各方面的东西可以看出是自己一套很鲜明的品牌的形象的塑造,所以我印象很深。
    主持人:我们刚才的分数统计有所出入,现在请我们的工作人员再核实一下。
    莫力生:其实度假酒店和城市的商务酒店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西方发达国家的两个叫法都不一样,不管是开发、设计、运作都不一样,当然侧重点也都不一样,度假型酒店就是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对于住客来说注重的是体验感,这是度假酒店的核心,从商务酒店主要追求的是功能性,就是住客到这儿是否便利,举个例子,度假酒店我们从客房出来去吃早餐一般要经过一个长廊,要体会这个环境,但是商务酒店最好是下了电梯就到了餐厅,这是两个区别。
    从设计上,度假酒店更重的是环境设计,但是商务酒店注重的是室内设计。
    周柏生:度假酒店因为我们秦皇岛也有度假项目,三亚的开维凯宾斯基酒店当时建造的时候我就去过,当时卖了单价10万平方米的别墅,卖得很贵,品质感很高,这个酒店做的里面全是运河,每一个客房都被长廊连接,非常非常漂亮,有很好的资源以后,它的资源进一步延伸到里面,然后再围绕着运河,然后再是海边,整个项目特别适合度假型酒店在里面呆一个礼拜每天有不同的玩的地方。
    西双版纳的东西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所以这个酒店的体验感我觉得是度假酒店里大手笔做得非常好,特别符合度假酒店的品质感。
    商务酒店因为四季还有W我觉得都不错,但是现在可能更要关注一下精品小酒店,现在商务酒店大家不太愿意去,因为类似,超高层、精品酒店除了小环境的那种,大家到国外都非常愿意体验,这个我们可能要更关注一些。
    李宝章:结果出来我完全崩溃了,度假酒店其实我选的是云南景迈柏联精品酒店和西双版纳安纳塔拉度假酒店,我觉得云南景迈柏联看上去有点像农家乐提升版,说得稍微狠点,人家比一般的酒店还是好的。但是人家试图和茶结合,和文化结合,没有说压在环境上,我觉得这条路就在这儿,如果收的东西能贵点,如果能请好点的设计师,如果做工什么,如果经济再发达点,这条丝路完全能做出一流酒店来,我选择这个。
    我对西双版纳安纳塔拉不敢说,因为我不知道是它仿泰国的,还是就是西双版纳的,因为泰国的很成熟,所以我把第一个放了茶文化这个。
    喜来登我是坚决反对这种建筑的,北戴河说的是它想和生态结合,实际上建筑师一看就过不去了,又说到了三亚开维凯宾斯基大家选的第一,我觉得简直就是堆砌,豪华的堆砌,我先把这些话说,我的用词可能有问题,锦绣的垃圾。它本来想做成欧洲古典的,再上来就是檀木,里面和外面就崩溃了,因为外面是欧式的,进去又是亭子、长廊,当然做的很到位,你去的话你会觉得这值,但是这跟我们现在碰到的新中式应该怎么做,你实在不了解应该怎么做。我觉得是一个崩溃。看到大家选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崩溃,大家不选这个选什么我都觉得崩溃。
    商务酒店,我们出来愿意住什么样的酒店,当然我是觉得广州W酒店特别不错,我觉得它有一个功能在这儿,我觉得非常好,你要是选它是第一,我觉得也不错,第二我觉得也都行,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喜欢衡山路十二号豪华精选酒店,我觉得它有精神在里面,我觉得W酒店是不是要跟我们的审美结合,我们刚才在电梯里说,中国就是亮亮当当的,但是我一进来它都是黑的,一脚踏下去都不知道是不是踏空,这是我的体会。
    主持人:谢谢李总给我们做的点评。
    刘晓钟:年度最佳度假型酒店
    第一名:三亚开维凯宾斯基酒店
    第二名:西双版纳安纳塔拉渡假酒店、云南景迈柏联精品酒店
    年度最佳商务型酒店
    第一名:上海康莱德酒店
    第二名:广州四季酒店和广州W酒店
    主持人:这两个酒店如果有比较了解的嘉宾可以跟大家简单的聊一下。
    莫力生:我想的可能会多一点,在商务酒店里面,没有太大意义,上海康莱德酒店排第一,四季和W排第二,主要是W我们住了,我觉得从酒店的朴实性上来讲,还是四季要比W要好一点,尤其是W的软件服务给人打了很大的折扣,确实是不够成熟,我建议在商务酒店里面还是把四季放上去,W往下走,这个是我个人的一个感受。
    在度假酒店我是用排除法,我首先把北戴河还有景迈排除,然后三亚的开维凯宾斯基排除,我也觉得它堆砌。我觉得东方文华要是可以进来的话,其他的5个都没得看了。
    然后剩下的西双版纳虽然没法分辨是泰国还是西双版纳,但是结合刚才说的各个方面,我还是把它放在了上面。
    喜来登是一个很猛的东西,我想在那个环境里面,也许这样有它的意义,如果这个建筑真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觉得还是比较浑然天成,这个酒店它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来看,从照片来看还是不错的,如果它放在都市里面其实是一个商务风格,但是在这里又成了又商务又度假,它比较特别,又商务又度假。
    蒋春阳:柏联酒店虽然它在这里还不成熟,它对中国茶道的理解还是非常有追求的,云南这个我不知道是开发的比较早还是定位的原因,它完全没有体现出相同的气质,但是它还是非常有追求的一家公司,只不过是把软件、硬件服务融会贯通了,没有刻意表达建筑的表皮,或者一种外立面的处理,这家我想做这样的一个补充。
    主持人:柏联我觉得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它是真正的把生活和酒店融合在一起的。
    W酒店是对时代和大众审美起到了一个引领。
    龚俊:谈到商务酒店这边的话,我可能跟朱总的观点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时候,我们早上吃饭的时候我和朱总进来的时候,朱总就对他们的服务有点不满,如果从设计来看的话,四季和W都是高手做的,四季能倾向于做更成熟的,W进来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惊喜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评判的话,我可能更倾向于去支持创意,然后再谈到马桶盖,我们之前在上海赛区争议也很大,我知道这些情况,我是蛮支持的,本身这个建筑,如果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太湖边上的水域,要想利用湖景资源做一个什么形式是合适的,它已经比较成功了,它很好的利用湖景,从经济的意义和社会意义上来讲,这个酒店很成功,很多人奔着这个酒店去湖州看太湖的景色。
    刘晓钟:那我们就举手表决一下。
    度假型酒店第二名是西双版纳的安纳塔拉度假酒店
    商务型酒店第二名是广州W酒店。
    刚才关于度假我比较同意龚总的意见,我也选了湖州的那个,我觉得那个酒店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很多东西有形式的东西在里面,但是跟环境结合的表达感觉很自然。
   
    五、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
    李宝章:旅游小镇和度假村是怎么分的?
    主持人:我们第一个是业态的组合,必须要有度假和酒店。
    第二我们建成的部分必须有,因为旅游度假的部分项目比较大,所以我们只要有一部分已经起来的就可以参与。
    为什么我们今年会评旅游度假区,首先这几年这是一个趋势,然后建筑师和开发商都比较关注这方面,我们希望我们可以探讨一些这方面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趋向性的东西。
    莫力生:吉林长白山是万达的项目,我不单独以这个项目来说,就有旅游度假区,从我的概念来说,它必须要结合一些活动,度假不光是旅馆一住,包括里面有一些福建的项目,把温泉结合进去,或者很多项目都有高尔夫什么的,这些活动是必须要有的,没有这些不能称之为度假区,甚至只有一项活动都不足以称之为度假区,当然里面的有些项目比较小,一两万平方米可以称之为度假区吗?可能这只是一个刚开始的开发区域。长白山度假区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高尔夫球场,推荐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那里看一看。
    王煊:我觉得到了这块,明显一个是板块新加进来的,而且特别明显,其实这个板块是我们城镇化进一步深化以后,其实地产商拿地的方式深入到这种途径里面去了,这里面明显可以看到,包括地产商和设计师因为对这种拿地方式并不熟悉,所以很多的手段没有那么老练,和哆哆嗦嗦,包括户型,也不能叫户型,而是叫小的产品,其实没有想好客户需要什么,所以我感觉跟刚才的酒店来讲,大家必须难以舍,这个可能是有点难以取了,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在建筑和规划上很稳定的成熟度,确实旅游度假这个东西,如果没有一个很坚实扎实的规划在里面的话,它的有机性都会减弱,明显看到,有一些采取类似别墅区其实整个的资源能够承载的内容都没有想透。
    主持人:其实我刚才也说了,因为这个产品这几年不是太成熟,不像住宅或者商业那样的相对要成熟一点,大家也是在摸索的过程,希望这几年这一类的产品会做得更成熟一些。
    旅游度假区一个区首先规划相对来说更重要一点。
    刘晓钟:有些看法跟大家是相同的,跟酒店比,好多标准条件都不到,跟别墅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作为一种产品类型,可能确实是从开发商跟建筑师对认识程度和定位来讲没有找到,然后这类产品这几年相对来说做的时间比较短,不都老到,对这种项目,可能离城市的距离或者开发的程度等等,包括有些项目是开发商在做土地的积累,所以找的建筑师和设计企业也不见得是很强的,所以做出来的水平确实有待提到,跟前几个项目比就有差距,我有个建议,明年评它的时候,一种情况就是这个项目的设置如果水平跟其他的项目还是差异那么大的话,它的分量就轻了,设不设它,如果不成熟的话就归到别墅区或者酒店那里,总体感觉大家一看水平不是太高。
    主持人:当时这个奖可能更多的是从一种鼓励创新的方式,确实比较弱的话需要加强。
    蒋春阳:问一下莫总,吉林的万达,它有多大的比重是销售物业,还是全是持有的?
    莫力生:实际上这一片都是销售物业,除了这一块是商业,这是一个温泉洗浴中心以外全部都是酒店,现在这边也全部都开了,所有白的都开了,这边现在又增补了三间,一共1500间的酒店,三间酒店,现在生意太好了,到冬天接待能力严重不足,之前受制于交通,现在是受制于接待能力不强,所以这个项目经营是越来越好的。对于度假村现在的规划设计还远远没有走到正规上,大家还不知道该怎么弄,我们也在摸索,好在我们可能还有一点吃点亏的能力,老板还有点钱,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能走的远一些,西双版纳在这角度上又有提升了。
    销售物业的比重在这里面很小,总共也就是十几万平米。
    蒋春阳:按照莫总对度假社区的定义的话,可能如果按照配套来讲,这个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当然可受的比重越大,整个度假的软件包括度假村的硬件能发挥的也越小,最后做到另外一个极端,成都的资源类的别墅,将来要不就是你的持有占大头的模式,要不就是资源别墅类的一种,我不知道中间的能生存多久。
    双月湾的模式来讲,一开始配套要新型,我们一开始先做小镇中心,把所有的跟度假相关的配套,除了各种服务类的,沙滩专门引进了沙滩摩托、浮潜,所有的娱乐性的才能驱动人家从很远的地方来,我们是不是从业态方面应该设一个量化的东西,否则从人气上来讲,可能别的都跟这个没法比,但是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说的弧形,所有城市的生活方式层面肯定是有问题的,惠州有一个本土的开发商,我觉得他做的比较突破性的一个户型上的创新,至少在度假别墅的单位内,他重新组织了流线,他把传统的第一居所需要的功能性的东西弱化了,强化了度假,证明市场上是很成功的,它满足了很多城市人群甚至是白领去消费第二居所的需要,从市场上还是不错的选择。
    莫力生:实际上我们前面我并不理解,设计旅游度假去的评奖选项还是很有意义的,旅游地产在人均GDP到3000、4000以后必然会有旅游休闲所,我看了这个以后有点纠结,现在国内做旅游地产做的最好的是华侨城,其他的像长隆,包括西安的曲江,这个才是我们从旅游地产讲起来的对手,所以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东西。
    李宝章:我们最近作为景观设计师也看到所谓的旅游度假小镇,是下一步的一个将要来的一项东西,那么我们再设这个奖项的话,真是得把它叫成一个小镇,它要作为一个目的地去,它去了以后能够呆下来,一年四季都会有东西在这儿,所以一定要到规模,有一个基础的住的人口,才能带动服务和周围文化的发展,这个确实在中国是一个新的模式,然后我觉得正像万达的这个项目,就开始有点像小镇了,因为它必须给人提供一天24小时,一年四季的生活,不光是一季,这个东西非常多,华侨城能不能叫旅游度假小镇,可能更像是一个乐园式,我觉得这部分的东西非常重要,然后看看这个奖项在明年怎么设。
    朱宣:我对这个板块的奖项还是很有兴趣的,在万达、万科这样的大王面前我们作为小弟很难靠着现在的产业能力区市县超越颠覆发展,我们再看5到10年以后的发展格局,未来的产业地产开发会形成一种规模,它这种投入都是像农民耕种一样,几万亩土地慢慢经营它,它不是以急功近利形式做的,只要能够维持现金流的平衡,把销售类物业和资产类物业的结合,最终会形成持续的产业园区,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属于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部分,解决了就业问题,结果了整个城镇化的生存问题。
    第二个是环境的友好升级,如果没有大景观规划的格局的话,这个环境就被破坏掉了,我们利用哪些原始地形地貌,升级什么、修缮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去做的,最后经过我们的经营让它实现环境友好升级。
    第三对景观的设计,真正好的设计,百年的古堡建筑,一棵树、一片草坪就很美,哪里需要挡着它呢,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真正的经典型的建筑,我觉得要用一个建筑在长生命周期里面实现与环境的共生。
    我们这个项目比较特点,成都大溪谷,一个是商务酒店一个是会议酒店一个是家庭酒店,一个是静休酒店,我们已经做完两所酒店了,慢慢做,只要实现现金流的平衡就慢慢弄,这么一个状态,现在越来越有信心也欢迎大家去。最近亚洲第四座越野车体验中心就座落在我们那里,联想集团也在珠江线弄了好几亩做产业农业园,我觉得环境友好型是一个长期的命题。
    李宝章:我们做这个行业大家想着房地产可能再发展多长时间,其中一个增长点,我们现在很敏感的看到,我们一个美国的总监他在美国做20多年的旅游小镇的规划,我们现在有不少这样的,在做这样的,北京九龙有90平方公里的小镇基地和综合旅游开发,即使这样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现在和浙江大的一个旅游规划策划管理投资这样的一个集团做我们的战略联盟来看这件事。因为这个确实是很新的,如果我们大的发展商在这儿需要跟我们做前期的探讨,我们会愿意进入到将来的领域,我在这儿表个态。
    主持人:刚才莫总也说了,现在万达有点钱可以慢慢来,估计李老师那个想法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接下来请陈总宣读一下。
    第一名:吉林长白山国际度假区
    第二名:福建海峡温泉度假村
    第三名:南昌梅岭洗药湖山庄一期、安徽黄山德懋堂
    刘晓钟:出现了并列,我不知道这两个的规模,刚才莫总说规模大小可比性没法看,从做的东西,我觉得安徽那个从室内室外到建筑形式考虑更完整一些,因为规模上不好说。
    朱宣:这个项目是先收购了一座古宅,做了一个古宅酒店,然后围绕古宅酒店把环境开发出来。
    第三名安徽黄山德懋堂
   
    年度最佳公寓
    主持人:最佳公寓我们评前三名,可能有些嘉宾对公寓不是太了解,我在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跟我们当时在万科的时候蒋总给我们解释了一下,我们公寓是按照规划的纬度的概念,这个区定义的是公寓就按公寓来做,但是是什么形式都可以,大户型、小户型、住宅、写字楼都没有关系,这都是表象,我们是从首先认可它是公寓的前提下做的评选。
    蒋春阳:看多了都审美疲劳,我觉得公寓这个行业不管是从设计还是开发来讲已经非常非常的成熟,你到底拿什么标准去看,到底是卖得贵、利润率高、客户反响好还是从建筑师的纬度,从建筑的美学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建筑景观装饰各条专业线的整合,从不同的角度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综合来讲可能也是时代楼盘这次评奖倡导的,大家需要放开自己的专业的情怀,从一个普通的居住者或者我们从一个市民去看待这件事情,反而可能会显得比较容易。刚才李总在和我说万科以前是做城郊结合部的东西,基本上形成一套固定打法,现在都不是这个样子。我们说在低密度或者城郊结合部的时候做一个东西可以非常的内心戏,你把户型搞好,景观做好一点就成功了,我们进入现在的开发模式,很多时候我们即使在城郊结合部拿到的地,现在的成本也可以非常的高,回过头来它所处的位置,你不可能回避城市对你的要求,很多公寓特别是商务公寓类的项目,我们又会产生一种所谓空间化的处理手法,有新的诉求,这个也给住宅的设计带来一些新的课题,住宅说老实话,特别是小户型的需求,特别是像仲恺=,它都是一些大户型,它兼容性比较好,户型也比较大,从而获得更加流动的空间,从主流的产品开发来讲,这个难度系数也是比较高的。像广州万科欧泊这个项目我觉得从普通的一个非专业的角度去看,它平衡的比较舒服,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项目。
    其实我觉得除了规划设计要点里面要求的,包括地价比如说燃气的配套可能每个城市关于公寓和普通住宅之间都不一样,对于买房的人来说,他首付和按揭的层数都不一样,这样都对产品定位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制约,做商务公寓如果严格区分开来的话,商务公寓难度系数是比较高的,因为总价和按揭比如说经济很多时候做策划的时候会忽略经济的影响,最后归结到如果要小型话的话,客户怎么满足相对比较大的诉求,你的配套要怎么做才能跟传统的住宅做差异化,我觉得商务公寓在先天上跟住宅开发来比有很多先天化的弱势,我觉得可能需要设计师在定位阶段做一个权衡,对于客户来说最终的选择是跟住宅在一条起跑线上来选,因为你光面积达但是使用率少,所以有很多纬度上的影响,当然面积做得越大,缺陷可能弥补的越低,但是总价又上去了,所以开发商会有这些影响,在上海地区公寓是另外一种说法,它把塔楼的住宅也叫做公寓。
    刘晓钟:目前在北京公寓这个词基本上不让用,从政府审批来讲的话,因为界限不太好划,以前大家都把公寓互相靠一部分往住宅,一部分往公建上靠,现在没有公寓这个词了,但是从产品当中还是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从土地性质来讲,除了40年产权的还是公建式的东西,但是从产品里讲,从纯写字楼来讲,按住宅使用也可以,按办公区也可以,所以就叫做公寓或者是写字楼,这种叫法。可能从今后的管理上来看,我觉得相对更多的还要明确,因为从房地产调控来讲以后给的空间可能还会少一点,但是从产品上来讲还是存在的,公寓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能力应该比一般的住宅要好,要多,不然它就不能称之为公寓了,从概念方面来讲。
    所以从物业管理费和其他的设施上来讲费用会高一些。
    第一名:上海中凯城市之光名邸
    第二名:广州万科欧泊
    第三名:北京北河沿甲七十七号

   朱宣:我记得我两年前为公寓那一期写过序,我只选了一个,两个弃权了,我把广州欧播放了一个,在我心目中对公寓的定义是很宽泛的,我觉得城市公寓应该更精美细致一些,虽然中凯被评为第一,但是太大而化之了,可复制性太强,缺少一种精细化的城市基理建筑的一些,耐看的问题,以后不管是什么产权,我们只要是都市的、便利的、集约型的状态都可以定义为公寓,它跟城市豪宅有点类同,建筑一定要成为经典,如果经典不能成为耐看的东西,是担不起公寓的身份的。
    陈一峰:这里面很多说是公寓,但是从规划和特点和高层公寓没有区别,从产权来看,每次评选我最苦恼的一件事就是高楼,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一个是高容积率下算出来的,还有就是售楼在一起说,这个楼怎么摆好卖,就是这么出来的,完全跟设计的建筑学的追求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最痛苦的就是高层住宅,因为一看就是一堆楼堆在那儿,我觉得这次看了半天也是差不多,最后一个有点新意,但是最后一看是没建成的建筑,也没选,这里头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名的北河原价77号,这个景观是李宝章做的,我一看就是你的,我想听一下甲方的背景,我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地方,在北京的北河圆,我觉得捱着故宫的建筑,我觉得不能做成这样的楼,非常政府办公楼的一个东西,而且楼造成的趣味就是典型的北京的官僚资本和台资的审美的趣味,非常充足的反映在楼盘里面,所以我非常的不喜欢这个建筑,我想请李宝章介绍一下甲方的背景。
    李宝章:这个是凯德置地拿到的项目,从下面数最后一块是一小块,所以拿了一个现在的公寓打成框架加了一小块,实际上公寓本身是一个改建项目,既然是改建项目,因为它这个地方是在那儿,所以拿到这块地也很难办,要求的东西很多,包括门,我觉得可能是中国最重的一个门,因为这个门根本就打不开的,限制非常强。
    立面,可能还真得这么做,因为周围都是这样的办公楼,你要想,你本来就加了一块进行改造,你还不敢说你是新建,就装着跟周围的办公楼是一样的,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你说的很有意思的,这个非常的贵,25套公寓20个亿。但是是在一个胡同里面看过来,所以低调的奢华,大气,反正到最后就是这些了。
    它到了一个我是谁的表达了,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在景观设计上,在表达这个还是表达得很准的。
    还是挺难做的,因为有一个府,有一个庙,我们还是做了一个花园式的东西,这个方案本身也非常难做,那个大门做了7轮,你再也找不到这个表达了。
    这是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就是要跟我们各位一样,发展商一样、建筑师一样我们找到最多的用户,不能有太强的个性或者是文化的探索,所以做的还是好的,我也不知道该道歉还是怎么样,如果有这样的时候,如果有功功的,离开商业的联系,稍微再弱一点,我真是希望跟不同的建筑师发展商合作我们找一个别的表达,反正我认为做新中式最高的境界一概是中国的,但是一个中国元素都没有。因为是靠空间和意境来造成的,我希望有人给我们提这样的要求,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表达自己是谁了。
    周柏生:我比较认同李总的说法,开发商这种核心的背景比较突显产品的价值,我们一般采取做比较简洁的,大气的有奢华感的,我们叫带有作品品质感的商品,别人一看就是贵的东西,奢侈品做的很简单。
   
    年度最佳综合楼盘
主持人:李老师在深圳赛区的时候说非常失望,觉得南方的项目都做得不是很好。
    李宝章:我觉得全国的看来还是挺好的,另外上次我那么说了,好多人也解释了,说为什么这么难,市场导向、价值因素,尤其是到了高层的综合社区的时候,可能价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因为现在地都是拍下来的。我还是相对满意。
    主持人:这个类别,三个项目我看你填得挺快的。
    李宝章:我第一个选的是万科的扬州疏港,我觉得做一些因为我对新东西比较感兴趣,看不到又不太能看到中国的元素,又能体会到中式的内涵,又有创新,我觉得挺好,尤其是会所部分,所以我投了这个,我觉得非常好,景观和建筑一起做的,我觉得万科作为中国的房地产老大,我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老大了,因为现在有别人在销售业这方面赶过你们,我们探讨以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地域特点,人类情绪和现代的简洁的审美应该是怎么样,所以我觉得这个挺好。
    主持人:上次李总还特地问了,蒋总说,万科从创新和推进上为什么这么难?请蒋总聊一下,万科在创新这一块我们做的一些努力。
    蒋春阳:说起来也惭愧,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跟各位在聊,万科的设计管理可能跟其他在集团总体把控非常细节的不一样,东莞万科、广州万科、扬州万科选择的方向是蛮多的,到深圳万科中式跟这个完全一样,我觉得这个有好也有不好,我们的逻辑基本上是三点式的创新,如果有单点突破的话,我们在横向的交流,而不是说在中枢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框架内创新,比如像绿城是比较典型的,但是它的差异化、多样性会弱,但是它因为在相同框架内完成度更好,你的组织架构决定了产品的方向和核心竞争力还有优势,我觉得这个比较还挺有意思的。
    住宅行业做这么多年,其实外部的条件我觉得不能说越来越好,外围的政策也好,经济形势也好,还是竞争也好,我觉得它创新一定是在行业的早期或者中期会出现得相对比较多,到这个行业非常成熟,政策约束非常大的时候,我觉得做这个事是非常困难的,限价这方面上次我也提到过对成本的制约和售价的双重制约,在用料方面、资源方面会有更多的挤压,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怎么做继续的突破,住宅我们靠功能解决一些开发层面的问题以后,我们还是可以去做,特别是对一些中大型的盘,扬州是非常典型的,我们看到从规划住宅产品单体来说,它都相对的平稳了,但是在展示区和会所,我们看欧洲的小镇,它可以把所有的住宅做得非常同质化,但是就是在中心区的教堂弄一些变化就把这么大规模的社区在精神层面拔到了另一个高度,在现在的销售期,在你的展示区怎么传递这样的信号,设计师又是抓住的这样的线索去发挥,因为相当于住宅的一个公建,你资源比较受约束的时候怎么说一句话,这句话一定是非常融会贯通的,一气呵成,像扬州这样的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做到了刚才李老师说的看不到明确的历史符号,但是它把那种气场、意境表达得还是比较充分,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想看到的一种尝试,总是会有一些地方可以做的比较感动的,这也是住宅开发最无奈但是又还是继续会吸引我们去努力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其实我个人认为万科一直都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企业,并不是说万科是我们现在房地产行业的老大,从最开始的四季花城到城市花园2011年推出的极小户型,万科一直在做一些创新,我们都可以看到。
    接下来请陈总宣布一下年度最佳楼盘的前三名:
  第一名:东莞万科紫台
    第二名:上海青浦证大西镇
  第三名:重庆中海寰宇天下
  陈一峰:因为看了今天最后的年度最佳楼盘,我对这几年城市楼盘发展的趋向,感觉这几年的楼盘比起10多年前我们看时代楼盘杂志感觉很多是很鲜活的东西,你看到很多样性的东西,现在感觉越来越单一,都是才干化的,我们所有的楼盘都是菜单化、模式化。我觉得万科的创新就体现在会所,每个会所一看做的很精彩,很有建筑感,但是比如刚才说的扬州的项目,忽然放到后面的住宅,一看又是和别的楼盘一样的楼型和立面,完全是走销售来的,实际上说到创新,因为在座好多开发商就说我现在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现在的楼盘发展成现在这样的就是几种类型,每次我们接到设计图就是菜单这样的,我们看到世界各国千年文化,各种各样的很多样的,我不知道怎么到我们这儿就变成了非常简单的菜单化的大规划的开发模式,我不知道是不是未来的若干年我们还会延续这样的趋势,反正我看我们因为现在的城市基理和城市面貌已经和我们去国外考察的基理是中国目前改革开放的鲜明的特点了,这些年,包括今年看的一些楼盘,你看也都是这样的模式,反正你最后评下来也就是哪个立面做得更成熟,全国各地都是大同小异的一个东西,上海青浦镇大西镇,我觉得它有点聚落的感觉,不像住宅,如果是住宅就是非常有特点的,有江南小镇聚落的形态,很有现代感,这个项目是非常喜欢的,但是我感觉它不是一个住宅的范畴。
    主持人:陈总你说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做创新这么难,其实不是我们不做,现在来说,做什么项目,但是做来做去,做原创的就是做不过地中海风格、欧式风格,这个是目前的一个形态。
    这里还是请一个甲方来说一下。周总。
    周柏生:去年时代楼盘的最佳楼盘是我们发布过的,那个项目实现了建筑和景观的紧密的和谐,陈总刚才提到说我们现在的形态非常单一,可能在后10年还会单一,因为后续我们做产品可能发展比较广,现在从市场统计来看2013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才上涨6%,这个影响了房地产,后续我们做的就是刚需为首要的,未来做豪宅的可能会越来越少,未来的产品类型会越来越少,虽然产品类似少了,由于同质化差别越来越多,可能会导致我们找到一些创新点,现在的客户购买阶层支付能力降低以后需要附加值的心理反而增强,他天天琢磨这儿,怎么做附加值,最近重庆开了一个楼盘,卖了多种产品也是刚需加附加值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小的思路,它有一个8层的别墅产品有点想法,我觉得很适合现在的市场。
    主持人:接下来请一个乙方为大家说一下。
    王煊:我们这个项目的启动当时薄书记还在位,它连续街道上都会用青砖去打造整个城市,大家看这张鸟瞰图,它完全没有色彩,这就是当时的调子,没有任何的突破,突破不了,只要带有一点点的颜色都不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其实在价值体系里面,政府的要求跟民众对于价值的体系完全是错位的,民众需要的是暖色的,这些东西堆砌了他对价值的感受。
    比如说厨师的话,就相当于民众给了他很多的牛油、沙拉之内的东西,说你给我做出一个中式的餐点出来,大家对建筑审美还是在一个很初级的过程,整个民众没有对整个建筑有一个审美,还是在一个很初级的东西,哪怕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够在上面虽然有一些符号在里面,但是我觉得这一点点东西也是帮我们对传统的东西,能够往前走一步做了一点点努力。
    当时这个完全是一个西方古典的尺度比例的关系,但是怎么反映政府和规建部门对民族的甚至是重庆风格的要求,所有纹式的东西都可以把它解读为重庆的东西。这个项目光一期20多万平米,效果图160万,效果图的公司给我们寄的轮数是70多轮,这是一个及其痛苦的过程。
    这个其实跟大家分享这个痛苦的过程,并不是特别好,我觉得商业设计师在中国大规模进程中,民众的需求还没有进入一个体系的文明的建筑当中。
    开发商从拿地到开盘数基本上需要100天,卖出去200天,有的甚至是一天,当天拿地当天打桩,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没有时间想更多的东西。
    而且你在那边预期做一个很烂的创新的东西,很多时候还觉得不如复制一个很成熟的东西,让那边的民众先享受一下,开发商想活就得这么干,这是一个不能深究的过程。
    周柏生:很多城市是管理比较严的,规定楼100米高,33米宽,还得做22米深。
  陈一峰:刚才说的菜单化,实际上是两个菜单,我们开发商这边一个菜单,还有一个菜单也非常可怕的是规划局的那个菜单,规划局的菜单比如说给你一个地块,这个地块的容积率、限高,是根据现有的东西来的,你照这个菜单来,比如说北京是1.2的容积率,18米的限高,这样就造成了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局面,我在国有的一个很大的设计院,早几年我开始做房地产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地中海、欧式的建筑,我在感受和在民营的不一样,因为做着做着就发现,我在设计院里面被边缘化了,我的语言体系和建筑学都是不一样的,说的都是生意,都不是建筑,我们社科院的主流还是建筑,我发现还有我的工作室被边缘化了,所以我要及时的掉头转要跟上设计院的建筑学的主流,所以到现在的结果就是商业楼盘越做越少,去做公共建筑。
    我觉得社科院的主流不见得是脱离中国社会国情的,我觉得我们主体的建筑学的主流还是和国际的主流是一样的,我们中国现在处的状态实际在世界角度来看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刘晓钟:这个话说的也很痛苦和漫长,我和陈总有很多共同的精力,我做居住项目做的比较多,而且是直接面对市场,我们在搞改革做经营,我们收费比较高的项目,一个是写字楼一个是居住建筑,这两项在院里收费两个都在20%多,在整个社院里面基本占50%了,这种菜单式的产品,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展必须得到的结果,从不成熟到成熟,特别好的,150的户型,100的户型,不管南方、北方差不多,最好用,所以今年可能有些特点,但是不管怎么改离不开这几个东西,其实我们把国外的好多项目,翻开也差不多,你看美国现在新建的好多楼盘也是在大量的建设很多新区的时候,你看别墅也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太多新的东西,就再建,他比我们好在哪里?我们这边是建好了再卖,人家是规划好了,有买了再建,这和我们不一样,你要什么我建什么,但是他也是菜单式的。作为建筑师来讲,在市场是不是主流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这么看,作为建筑师来讲,一个公共建筑建筑师可能观点也好或者思想也好,可能体现的更充分一点,在居住产品当中市场、开发商、建筑师结合的更多一点,你不能完全拿你自己的纯认识的东西给市场或者开发商,是否能得到他的认同,我们有时候在想,这个产品的风险也好、或者市场也好,不完全是建筑师决定的,是开发商和市场决定的,有时候你委屈一下,我想提前走5年、走10年,你得回来,你走快走慢都不行,你得踩着点,我们这个产品从规划设计到建成还有几年,建好以后这个点就是对的,这个是挺关键的,还有一点我们做商品房也好,或者居住产品的建筑师来讲,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得有一点忍耐,确实,有的时候不能叫屈服,叫忍耐,忍耐什么?你给忍耐一些市场的东西,忍耐一些市场上你不认同的东西,这样我觉得才能往前走,不然的话很多事情实现不了,刚才王总说的我们也很能理解,很多时候有的建筑师做不起来,有的建筑师做得起来,因为开发商难做了,他不敢下这个决心,他你让建筑师去解这个题,建筑师怎么解这个题,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没有解开,从开发商和市场的角度也没解开,那就得再来。所以我们现在来讲的话,就觉得跟开发商结合的时候,团队的能力也很重要,如果它能把一条路指给你,或者是知道他要的产品告诉给你,很容易,如果他描述不出他要的产品,你做起来很困难,你在试,做一个东西给他看看是不是。
    实际上不是一个服务,他对产品没有理解的问题,你给他一个产品他看对了行,看不对有问题,我们在跟市场开发创造和创新结合的时候,有时候这个点拿捏挺难的。
     李宝章:我们做的住宅项目也很多了,我们还是属于有追求的事务所。
    建筑师的审美、市场的审美,市场的审美就是发展商的审美,但凡好一点的发展商都是说市场要什么,还有政府的审美。这三个审美下来,当然建筑师的审美是最弱势的,你不这样做的话,人家开你。
    我觉得这个是不重要的一件事,我现在特别担心的就是政府的审美和市场的审美的关系,这个说起来非常痛苦,你要在苏州的范围内都是瓦顶,都是白墙苏州式的,怎么办?谁都知道我们最近在世贸做一个建筑,人家说你要做欧式的,然后说你要中式的,后来我们绞尽脑汁想,我们最后做的灰砖然后是欧式的建筑。
    我倒是觉得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叫几个政府官员,咱们坐一个这样的对话,不一定在这个场合说为什么政府有这样的要求和审美,对市场没有明显的对上,或者没有明显的变通。
    我觉得可能给叫过来有对话,可能要跟市场的成熟。
    现在的市场非常的同质化,现在的取向我们是一个住宅产品,景观也是这样,这个趋势我还是挺担心的。
   其实我更担心的一件事是当时周总说的。
   周柏生:人群变化以后,市场下沉了,后续的市场要引导客户需求,最好把客户5年以后的需求去捞出来。
    我们要下场去捞客户。
    其实我感觉这些都是上面社会造成的,政府的容积率限的太死,在限高的情况下容积率做的最大,这种情况下研发了我们研究的热情,一看全是6层一样的,但是政府毕竟没有我们专业,通过我们炒热一些产品,把每栋楼的面缩以后,通过产品改善和研究还能找到出路,让同质化的东西找到变化,在限制很多的情况下求突破,我觉得这种也很爽。你感觉实现了多种价值的平衡,客户需要产品住,开发商需要价值,我要做客户不喜欢的东西不能把产品转化成商品,而且是带有美学的商品,这样一个平衡,整体市场跟过去更恶化了一些,客户的频段是很宽的,现在的市场是一修二修再改进。过去我们通过引导,创新引导,现在引导创新有很大的风险,更多的是进行改善,我们小小调整或者是组合创新,我可以全国各地发现好多优点组合在一起,这个方式又快又好,而且重点贯穿着很多大众美学,开始我们做住宅的时候,我们感觉很简单比较低级,大众的审美和投标产品有一些差距,但是你发现做多了以后住宅看似简单,你要真把它价值挖透有很多规则,这些原则如果你真正吃透了也很有趣。
    我在北京和一揽子老总交流,我说做景观设计院最关注什么,他说空间层次美,我说我们从建筑和规划咬合在一起的时候规划的时候还不考虑这一点,首先我要规划回家的主要路径,主要路径规划好以后,把重要的景观节点放在上面,该放松的放松,该密的密,让80%的人群都感觉小区的密度干和承受量都相应的高或者低,很多的住宅小区一直不知道住宅还有7层的,因为藏在6层后面,我们感觉是不是群众审美太低了,其实它还有很多规律。你做多了楼盘以后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在物理环境不能变的情况下还能改善感受。
    在0.76的容积率的情况下,物理环境不能变的情况下,怎么改善居住感受,我让人车分别组团,采用背靠背的居住感觉,也能极大的改善居住的密度感,通过调整我们的行为可以改善感受,这种东西研究深了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就是我们希望给客户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居住的生活方法,或者是居住的良好的心理感受。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第八届金盘奖广州的总评选到此结束。最后我想请两位组长做一个总结。
    刘晓钟:我觉得经过一天的评审,我觉得非常好,首先按照咱们的任务把所有项目都评审完了,二大家做了一个交流,我觉得既是工作又是学习,又是一个交流的会议,大家开诚布公的把自己的观点对项目的认识,对市场的理解,都畅所欲言,这个会我参与过几次我觉得很好。大家在投票的过程中,没有因为是自己做的项目或者是跟自己有关的或者没关的去怎么样,这个还是很公正的,我觉得这点很好,刚才还说了评选对时代楼盘对社会来讲也是一个引领,同时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因为有开发商有景观也在交流,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引领的过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这点也非常好,所以我觉得像这种交流结合大家的项目,结合大家的思想观念可以再适当的放大一点,放大以后你出的东西可以对外再宣传一下,对行业的引领,从我们纯专业的角度去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有时候在于职位的时候说话可能还要保留一些,在我们这个场合大家说话更真实,再从我们评审的项目,在我们所有的项目当中,我觉得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好的,大家看法还是比较一致。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我很感谢大家!
    陈一峰:我说我自己的一个初步的感想,就是一个学习,特别是多次评选以后跟各位老总比较熟悉,整个的评选过程当中非常的轻松,我特别有感受的是今天了解了很多开发商的观念和观点,特别是上午,几位老总关于商业地产的观念观点,还有度假参加的观念观点不同背景的人提出的意见给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悟。
    我上午听了他们的话我说我要马上把老总的观念观点传达到我下面的团队,非常感谢时代楼盘给我们各位学习交流的机会,非常感谢!
    主持人:我们在今天的最后请今天的评委每位做一个一句话的小结。
    胡大明:在上海分会场我觉得气氛远没有今天这么热闹热烈,大家轻松的交流,我很多的时候是在学习,今天这个机会也比较好,尤其是一些商业地产的交流对我的启发很大,所以我们预祝时代楼盘这种活动越办越好。
    朱宣:感谢金盘奖组委会越来越成熟,每一两年给我们一个老朋友交流学习的机会。
    我内心一直对商业设计之间的逻辑在找一个密码,就是审美及价值、蓝图及价值,这两句话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挺值得琢磨的一句话。
    王煊:希望时代楼盘以后能够有更多的设计师、发展商能够参与进来,让整个的活动更加有质量和价值。
    莫力生:谢谢时代楼盘给大家这样的一个平台,今天的讨论我觉得达到了一个学术的高度,这是感觉很成功的一点。
    陈一峰:随着国家城镇化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我想未来10年中国的房地产又要更加上一个新的台阶,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希望后几届的金盘奖评奖活动能够出现更加精彩、更加好的作品。
    刘晓钟:一个是感谢,再一个也是希望时代楼盘办成开发商市场、建筑师一个很好的交流的平台。
    再一个就是希望虽然是大家公平公正的把我们好的项目拿来去评,我也希望我们通过把现有的市场更好的项目,通过号召也好,引领也好拿来,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分量就更重。
    蒋春阳:我觉得首先这次金盘奖它在类型上细分以后虽然叫时代楼盘,更多的是从住宅地产开发这样的一个评比,现在分化完以后我觉得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至少我自己这么认为,它给真正的地产开发带来的一些线索和启示,刚才大家都非常悲观的看大众和市场的审美,我觉得这个大的趋势很难靠个人的力量去改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我觉得不管是地产的建筑师也好,还是市场主流的设计院的建筑师也好,大家的视野应该是放得最宽的,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看到的一些东西,在酒店,酒店说老实话,跟住宅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智能手机跟座机的区别,它是移动式的体验。在上次深圳分会场的时候,我还特别为W酒店呼吁了一下,我觉得大众的审美靠专业的学术喊口号意义不大,但是你把它带来像W酒店这样的酒店多居住,它就会耳濡目染,这个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好,工业文明也好,大家审美的提升需要我们的引领,我们在这样时代的风口浪尖做出这样的选择,发出这样的声音,非常非常的珍贵。
    李宝章:我要感谢时代楼盘给大家创造这么一个机会,让新朋老友坐在一起非常深刻的讨论一些问题,对我来说,今天我们带回去的东西更多,这些东西从今年走了以后明年咱们如果再见把这些想透的话还是相当不容易的,祝时代楼盘越办越好。
    周柏生:我觉得时代楼盘给了我一个良好的眼界。希望在新的地产形势下,时代楼盘和金盘奖继续引领设计界和房地产界成为两个行业的指路明灯,达到这种专业的高度,希望时代楼盘能做得越来越好。
    龚俊:一、感谢时代楼盘。我觉得时代楼盘这个奖项,全国也有其他的建筑奖项,如果时代楼盘想希望成为最棒的一定要坚持细分市场,专注于开发商和建筑,服务于开发商和建筑师,应该是这个体系里去做东西,否则我们把视野放得太广的话可能就没有竞争力了。
    二、刚才听各位讲包括居住产品的创新,我觉得我们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种创新,你可以从产品上去想创新,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你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什么样的产品真正能够改变人的生活品质,因为我们看到现有的居住小区规划带来很多负面的结果。以前很多和谐交流的地方现在已经消失了,这方面也应该多思考、多实践。
    我们在跟万科接触的时候,万科这方面一直思考和行动,我觉得其实这方面其他的开发商也是可以做更多的这样的事情,站在社会的角度来思考设计。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其实我们金盘奖也希望能做到各位评委对我们的期望值,我们传达的是一种正能量的东西。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决选到现在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图片实录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决赛嘉宾合影
  • 胡大明 银亿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副总经理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主持人
  • 主持人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统票席
  • 嘉宾互动
  • 活动现场
  • 主持人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评委宣布获奖项目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嘉宾翻阅项目册
  • 活动现场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陈一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酒店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旅游度假区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公寓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年度最佳综合楼盘决赛评选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项目投影
  • 评委投票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康总致辞
  • 嘉宾交流
  • 嘉宾观看候选项目投影
  • 嘉宾公布获奖项目
  • 嘉宾点评
  •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嘉宾:朱宣 王煊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嘉宾点评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 活动现场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第八届金盘奖总决赛活动现场评选
  • 朱宣 花样年地产副总裁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蒋春阳 深圳万科集团总建筑师
  • 周柏生 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莫力生 万达商业规划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刘晓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 李少云 广州天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
  • 李宝章 奥雅设计集团董事、首席设计师
  • 龚俊 霍普建筑执行董事、总经理、设计总监
  •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 嘉宾互动
  •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 嘉宾交流
  • 主持人
  • 活动准备开始
  • 活动现场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别墅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商业楼盘决赛评选
  • 时代楼盘第八届金盘奖最佳写字楼决赛评选
  • 活动准备开始
  • 活动准备开始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赛区
  • 第八届金盘奖广州总赛区
请先登录再发表 免费注册

分享到:0

最新热评

已有1条评论

申报项目展示 换一批

关于金盘网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合作 | 法律声明| 开店指南| 网站地图 | 诚招英才
客户热线:020-38182178 客服邮箱:sunxb@kinpan.com
粤ICP备2022080590号
Copyright © 2008-现在 广州金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